人類學家的芭樂書寫
英國大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在經典名著《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的開場寫道: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 這是篤信的時代,也是疑慮的時代; 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天; 我們什麼都有,也什麼都沒有; 我們全都會上天堂,也全都會下地獄。...
View ArticleOEIS A274119 數列的故事
2016 端午好運接「粽」而來,這段時間我與網友們聯合申請幾個數列成功,在此除了以較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 OEIS A274119 數列的故事,分享我們的喜樂之外,希望藉由這個故事,讓有志於數學研究的朋友參考,看能不能有更多有趣的數學新發現。 一切的故事從一題 2003 倍數開始,它是我小朋友學校所出的資優數學考題,題目是: 請問 (1 x 3 x 5 x ….. x 2001) + (2 x 4...
View Article數位革命的創新者們
在中學時代,家裡有台 VHS 錄影機就不錯了,那時幻想著能當科學家的我,只要新聞有什麼科技新知一定錄下,同時心中感嘆,好多先進國家的新穎產品,可能要十年後才會在東南亞的市場上出現吧。可是經過了 VCD、DVD 的年代,現在要看高解析度的 HD 影片,只要能夠上網就行。以前 YouTube 的畫質超爛,沒想到現在第四台的畫質已遠落後很多 YouTube 影片了,科技變化的速度真是一日千里。...
View Article反轉四進制的神秘密碼
據說北歐因為長時間天寒地凍、冰天雪地,在漫漫長夜需要打發時間,所以犯罪小說特別流行,雖然北歐有全世界最好的治安。 尤其是已故瑞典犯罪小說家史迪格拉森(Steig Larssen,1954─2004)的「千禧年三部曲」(Millennium trilogy)──《龍紋身的女孩》(Män som hatar kvinnor)、《玩火的女孩》(Flickan som lekte med...
View Article想念曾經並肩作戰的老朋友
本文為《不該被殺掉的微生物:濫用抗生素如何加速現在瘟疫的蔓延》一書之推薦序,由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同時也是泛科學專欄作者「細菌人」陳俊堯老師 撰寫。 圖/IMDB...
View Article野性可以測量嗎?一部與科學、文學、神學糾纏的自然史
《測量野性的人》,臉譜出版。 前華盛頓郵報記者蒙特.瑞爾(Monte Reel)這本《測量野性的人》,是維多利亞時代動物獵人保羅.梮謝呂(Paul Du Chaillu)深入西部非洲追獵大猩猩的故事,也是一部科學與文學、神學互動的歷史。中譯書名少見地比原文更有深意。書名若依原文直譯為「人獸之間」(Between Man and Beast)雖也不差,但總覺得少了些想像空間。...
View Article新手爸爸如何科學育兒?請看《心理師爸爸的心手育嬰筆記》
本文為《心理師爸爸的心手育嬰筆記》推薦序 生小孩養小孩這件事,說來跟創業極為相似,最大的不同點,或許是因為受到社會結構限制及驅動,以致大多數的創業故事都從男性視角出發,而大多數的育兒心法都是女性觀點。本書當然,是個很棒的特例。林希陶心理師替關於育兒的萬種論述中補上了不該缺少的父親及科學人視角,這經過妥善消化後的經驗值得我推薦給每一位跟我一樣的新手爸媽。...
View Article台灣也有漫畫科學讀本!–《超科少年》推薦序
本文為《超科少年:漫畫科學人物故事》推薦序 總有一種文本呈現方式可以把一個人完全勾住,有的人是電影,有的人是小說,而對我來說則是漫畫。不過這一點也不稀奇,跟我一樣愛看漫畫成痴的人,全世界至少也有個幾億人吧,所以用主流娛樂來稱呼漫畫一點也不為過。正在看這篇推薦文的你,想必也是漫畫熱愛者!...
View Article那些背離親緣而與眾不同的孩子
圖/Lance Neilson@flickr 如果我有一個小孩,學會說話後卻有大半年一句話也不說,在家愛拿被子把桌子包起來,自己一個人躲在黑漆漆的角落,到了學校唸裡成天搗亂,常常被老師叫去學校處理各種問題,作業不寫一堆考試會零分。老實說,我還真不知如何是好。...
View Article塞爾登先生的南中國海地圖
南海爭議。圖/Voice of America,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最近南海主權問題極為敏感,台灣參了一腳,馬來西亞也參了一腳,更甭提中國和美國簡直就是劍拔弩張。美軍第七艦隊所屬「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一度在巡洋艦「莫比灣號」和「安提坦號」、驅逐艦「史托克代爾號」和「鐘雲號」的伴隨下,正駛入南海。雖然膚淺的主流媒體從未全面完整地探討這個問題。...
View Article重溫經典的科普好書──讀《混沌:不測風雲的背後》
1993 年科幻經典電影《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爆紅,炒熱了許多科學話題,例如基因工程、恐龍 DNA 的取得,還有暴龍的奔跑速度、以及恐龍是否為恆溫動物和有視覺行為等等。片中雖然只是簡單一提,卻已引起世人矚目的是,黑衣神經質數學家所解說的「蝴蝶效應」,說什麼一隻蝴蝶在北京拍動翅膀,可能在地球另一端的紐約掀起風暴。...
View Article讓科學界的性別議題不再是議題——《數學女鬥士徐道寧》推薦文
J 編按:本文為紀錄片《數學女鬥士 徐道寧》推薦文,關於數學家徐道寧老師的介紹,請見〈台灣第一位數學女鬥士徐道寧〉。 文/秦一男|淡江大學物理系 如果一開始就說我跟徐道寧老師的緣份開始於高中數學課本,那就太沒有誠意了,因為我們那個時候每個中學生的數學課本,都是徐老師編輯的;更何況,那個時代高中課本上的每個編著者對我們來說,其遙不可及的程度可是遠遠的超過今天的偶像。 徐道寧老師所編著的數學教科書。...
View Article不可思議的暗黑醫療史
甲骨文是刻在獸骨或龜甲上的象形文字,是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的。甲骨文被埋沒了近三千年,直到晚清官員、金石學家王懿榮染疾服藥,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偶然在中藥中的龍骨上發現了古文字,才開啟甲骨文研究的濫觴。 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的甲骨文。...
View Article歷史課聽不到的醫療八卦奇聞
歷史不該是一堆該死……背的年代和大事等等,高手就是能從中耙梳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知識,就像武林高手,草木皆可為劍一樣,把許多一般史家視為草木的枝節,化為倚天屠龍寶劍。 其中一位高手,就是澳門鏡湖醫院心臟內科醫生譚健鍬醫師。只要讀了他的《病榻上的龍──現代醫學破解千年歷史疑案,從晉景公到清嘉慶 25...
View Article【Gene思書齋】這些歷史名人是否非死不可?
日常生活中常聽見的詛咒,有「不得好死」或「安怎死都莫宰羊」等等,看來知道自己怎麼死,還有最好是有尊嚴的自然死,是一個人一生中,堪稱最幸運和幸福的事之一了! 既然這是人類最想追求的事……哦不對,人類最希望的不是永生不死嗎? 永生不死幾乎可以確定是不可能的,別再自欺欺人了。人生中所有人唯一確定的事,就是一定會死,任何偉人、帝王、宗教崇高的教主和先知都不例外,生老病死本來就是人生中注定要面對的苦。...
View Article【Gene思書齋】種子的大勝利
索爾.漢森(Thor Hanson)是位優異的科普作家,他的《羽的奇蹟》(Feathers: The Evolution of a Natural...
View Article【Gene思書齋】下一場全境擴散的人類大瘟疫
茲卡病毒肆虐中南美洲,在巴西已傳出超過四千例的新生兒小頭略形病例。一般成人被感染茲卡病毒,主要會出現類似溫和的登革熱症狀(我得過差點痛死人的登革熱),包括發熱、皮疹、結膜炎、肌肉和關節痛、全身乏力、眼窩痛以及頭痛。這些症狀往往較輕,持續兩天至一週。如果是懷孕婦女感染,經由母親傳染給孩子,可能會造成小頭畸形。病毒最早在 1947 年於烏干達的茲卡森林中的獼猴體內分離出來,因而得名。...
View Article【Gene思書齋】高科技正在威脅人類的未來?
有人發明了人工智慧機器人,然後他就死掉了。 機器人毀滅人類是不少科幻電影的情節,最有名的是《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系列。 可是機器人一定會毀滅人類嗎?科幻小說家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1992)不是在他的機器人相關作品中設定了機器人三大定律(Three Laws of Robotics)嗎?...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