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讀寫科學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18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人類學家的芭樂書寫

$
0
0

man-people-space-desk

英國大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在經典名著《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的開場寫道: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 這是篤信的時代,也是疑慮的時代; 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天; 我們什麼都有,也什麼都沒有; 我們全都會上天堂,也全都會下地獄。

小時候,讀著這部曠世名著,心裡不禁感嘆,為何自己沒有出生在大時代,能夠搭上時代的洪流。可是長大後,才發現原來現在才是個大時代,而狄更斯的這個名言,現在來看看我們所面臨的,無謂是一個社會,還是整個國家甚至國際問題,仍至人類面臨到的資源枯竭、環境破壞等生死存亡的關頭,不正也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就媒體生態而言也是,台灣有全世界最糟糕的媒體。是的,全世界最糟。別說中國和北韓更糟,他們沒有選擇,可是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作賤,是自作孽不可活的犯賤。然而,這也是個充滿希望的時代,台灣近年冒出不少知性媒體,如「PanSci 泛科學」、「哲思台灣」、「哲學新媒體 Philosophy Medium」、「故事| 寫給所有人的歷史」、「guavanthropology.tw 芭樂人類學」、「WTF! JURISPRUDENCE | 花惹法理學」、「菜市場政治學」、「巷仔口社會學」、「歷史學柑仔店(kám-á-tiàm)」等等,關注的領域有科學、哲學、歷史、人類學、社會學、法理學、政治學等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領域,試圖把各領域的專業知識用平易的方式傳播給其他領域的人士。

這些新媒體,大都是以共筆部落格的模式在經營,我個人就是「PanSci 泛科學」的專欄作者和顧問。「PanSci 泛科學」、「巷仔口社會學」和「guavanthropology.tw 芭樂人類學」也把網站上的內容整理,各自出了《不腦殘科學》、《巷仔口社會學》和《芭樂人類學》三本知普書。相信其他共筆部落格未來也會出書。

上述提到的學術部落格,試圖成為學術人與社會接軌。畢竟無論是自然科學也好,還是社會科學也好,雖然都有各領域專精才能搞清楚的學術問題和艱澀的語言來描述抽象的觀念和理論,還有一大堆技術性的方法和材料,可是最好的科學,無論是自然的還是社會的,其實就是要來解決大問題,而所謂的一些大問題就是社會所關注的。既然學術界,尤其是社會科學,要解決和探討的問題和社會關係密切,那麼其實大眾也應該要知道學者在關切什麼問題。

我們這個時代,不必跨一代,每十年就能產生一批用很不一樣的語言在溝通,消費的商品和方式也很不一樣。這個時代的變動太快太多,而不同的思維、文化、價值在同一個社會中共存、互相碰撞、影響和衝突。所以,在科學、哲學、歷史、人類學、社會學、法理學、政治學、經濟學、心理學這些領域,怎能不會有探討不完的問題呢?

學者除了學術研究,還有教育的義務。當然,高等教育的專業教學,和知識的大眾傳播,是很不一樣的工作。通常要進行知識的大眾傳播,要能把知識用更生動活潑的方式表達出來,不能用學者更擅長且熟悉的術語和抽象論述,這不需要太多天分,但需要的是不少努力,是吃力又不討好的,做的再辛苦和有好成績,在台灣扭曲的學術生態下不能用來升等,所以真的要感激這些學者肯為社會大眾付出。

Cover

這本最近出版的《芭樂人類學》來說,算是我很感興趣的領域。我自己大學時對人類學和心理學就很感興趣,還好清大當時沒有這些科系,否則我忍不住都去修輔系,就會晚幾年畢業了吧。《芭樂人類學》 精選了共筆網站 31 篇人類學式生活探察,分為「芭樂人生」、「飄洋過海的芭樂」、「芭樂歌」、「芭樂票」和「芭樂的異想世界」五個單元,場景遍佈國會、網路、黑社會、農地、南方島嶼、夜店、工廠……

人類學是門很特別的學科,因為人類學通常跨了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一般上分成文化人類學(也稱為社會人類學)、考古學、語言人類學、生物人類學/體質人類學,有不少大學,人類學的這些分支不見得會在同一個科系,甚至還分散在不同學院裡,不同分支用了不同的學術語言,甚至是無法溝通。

《西方憑什麼:五萬年人類大歷史,破解中國落後之謎》(Why the West Rules—For Now)作者伊安.摩里士(Ian Morris)就提到他任教的史丹佛大學,人類學系率先分了家,分成了以實證論為主的人類科學系和重視認識論為主的文化與社會人類學系,後來不少頂尖大學也跟進,他戲稱這過程為人類學界的「史丹佛化」(stanfordization)(請參見〈西方究竟憑什麼?〉)。史丹佛後來又把兩個系整併成一個人類學系,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卻在 2009 年反而分成了兩個不同科系──人類學系和人類演化生物學系。

《芭樂人類學》算是以文化與社會人類學為主,是在社會科學的範圍。雖然身為生物學家,我更感興趣的是生物人類學,也就是人類的演化,不過《芭樂人類學》的內容卻令我感到非常趣味盎然,各位人類學者從菜市場到廚房到餐桌探索了人和食物的關係,其實不僅是溫飽而已,什麼時候該吃什麼,還有精神和文化上的意義,即使只求溫飽,食材從產地到肚子裡的過程,也有其社會脈絡等等。

台灣算是個移民社會,馬來西亞更是,《芭樂人類學》就有篇文章談馬來西亞天鵝城華人的「大中國主義」。其實這是個極為複雜的問題,馬來西亞華人的文化認同,是一盤難以釐清的帳。我們華人的祖先從中國南方各地而來,有福建的(閩南)、福州的(閩北)、潮洲的、廣東的、海南的、廣西的、閩粵的客家人,各自說著另一籍貫完全不懂的話,於是在馬來西亞,各籍貫華人通常聚集在一起,或者在大城市做自己擅長的工作,像海南人做餐飲業的比例就很高。

而這些來自中國的華人,尤其是老一輩,認同的仍是祖國,就是中國。可是中國,尤其是中原主流文化,根本不認同我們這些海外華人,除了有利益可撈。更甭提我們南渡的祖先在中國還是社會最底層,來南洋的幾乎全都沒受過教育。所以海外華人認同的是一個空虛的大中國主義,但又不想被馬來人同化,於是一些華人先放棄學中文,改用受英文教育。

我唸的是中文學校,全馬不到六十所的獨立中學,學歷不受政府承認。我們沒有真的學過我們海外華人真正的文化和歷史,居然是讀了老美寫的書才知道原來我們的閩南祖先過去在海權世代也曾呼風喚雨,和東南亞早就有很多接觸和貿易,和中原文化反而很疏離。南洋華人,在大中國主義外,要有怎麼樣的文化認同,是個大哉問。我想,這裡頭一定有超多的人類學問題值得探討。

《芭樂人類學》探討了不少政治和經濟的議題。就經濟議題來說,有本《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用人文科學搞懂消費者,解決最棘手的商業問題》(The Moment of Clarity: Using the Human Sciences to Solve Your Toughest Business Problems)就是提出人類學家(其實原文是指人文科學)的研究方法可以用在企業到其他國家擴展版圖,或者進入體驗經濟。這顯示出人類學或許未來也很有市場,尤其在現在拚經濟已經成了政客唯一的口號時(請參見〈大賣場裡的人文科學家〉)。

但是,我認為人類學對經濟問題的價值,是在於提供了另一個有趣的視角。經濟學只管資源分配時,而主流經濟學更只管資本主義和自由市場時,人類學家卻從一個很不一樣的角度來觀察人類的經濟活動,人類學家也觀察商品的生產、分配和消費,可是卻是沒有忽略其文化、社會、宗教和政治的脈絡,並且也發現不同文化和社會,有著不同的經濟活動。著名的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的《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就是一本內容極為豐富、可讀性很高的人類學著作,用「債務關係」銓釋了人類的社會和歷史(請參見〈債的歷史和演化〉)。

人類學關心的議題很廣,以上提到的只是《芭樂人類學》的一部分探討到的問題,《芭樂人類學》 用人類學觀點探索日常生活、文化況味、社會張力、與世界百態,裡頭收錄的 31 篇文章都是難得的科普好文,相信一定會有你感到非常有趣,還想進一步探討和追蹤的議題,讓你出門後觀察的世界的另一面,《芭樂人類學》相信還會有更多的續集!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 The Sky of Gene

The post 人類學家的芭樂書寫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想在愛情裡取勝?先算情敵告白的機率吧!

$
0
0

機率量化了「可能性」

機率是數學中最生活化的數學單元,也是不少人覺得就算三角函數學爛了,也可以扳回一城的地方。

我們每天都接觸到各種「可能」,用數學一點的話來說就是接觸到各種「機率」。許多機率很簡單,用經驗培養出來的直覺便能處理:丟骰子出現任何一點的機率相等(1/6)。用味覺來譬喻,這類的機率像喝可樂,一口下去清涼暢快。但生活中不只有可樂,還有咖啡這類味道豐富多層次的飲品。不同豆子酸、苦、甘程度;木質、柑橘、泥土的香氣,只有受過訓練或天賦異稟的人才能察覺出箇中微妙的差異。同樣地,面對複雜事件,直覺很難正確評估對應的可能性,這時,你就需要機率的數學訓練了。

請想像這樣的小劇場,主角是世杰,以及他的暗戀對象班昭。

找出可能的情敵

spokes-21207_640

§

六月,T 大校園裡瀰漫期末考的氛圍,總是熱鬧、動不動遇到熟人的廣場此刻靜悄悄,一台腳踏車經過,碾到鬆脫的地磚,發出框隆聲響。

「變態筋肉男。」

「偷看陌生人臉書的人才變態。」

「打赤膊的自拍照還設公開,檢舉色情相片。」

世杰與孝和坐在陰涼處吃霜淇淋,世杰滑著手機看到筋肉男剛在班昭最愛的咖啡廳打卡,。班昭是世杰修跨校課程認識的 N 大女孩,兩人偶爾一起去看電影、喝咖啡,一切都很好,但也僅止於很好。世杰不敢跨出告白的那條線,理由很簡單:班昭太受歡迎了。

N 大有一則校園傳說:在校園祭典當天可以「光明正大的告白」。這一天,班昭宿舍門口排隊的人潮,一度讓路人以為熱門日本連鎖餐廳進駐宿舍。

「排隊這件事一做就沒勝算了。你看過白馬王子排隊去拉長髮公主頭髮,或拎玻璃鞋去試灰姑娘的尺寸嗎?」

世杰的理論是:愛慕者跟種性制度一樣有階級區分:只能遠望,偶爾在夢中說上一句話就開心到半夜失眠的後援會階級;被女孩叫得出名字,在路上遇到會打招呼但也僅止於打招呼的「再聊下去我就要說先去洗澡囉」階級;還有一起念書、互相用 LINE 傳有趣文章的最高階級。

根據世杰近乎變態地小數據分析班昭臉書,他發現除了自己,還有兩位同樣在最高階級的對手——姑且稱為筋肉男與真文青。

情敵告白機率怎麼算?

pexels-photo

§

「想去小昭的愛店想來個不期而遇嗎?他不知道這樣一打卡,所有人都不想去了嗎?」

竟然自行幫對方取暱稱了,孝和在心裡咋舌。

世杰氣呼呼說:「我肯定,他跟真文青至少有一個喜歡小昭。」

「別人喜歡你的女神,有這麼重要嗎?」孝和不以為然地問

「當然!雖然小昭喜歡他們任何一個人的機率都很低,比方說 1/10。但倘若兩個人都告白,小昭都拒絕的機率是 (1-1/10) × (1-1/10) = 0.92 = 81%。要是這種人有 N 個,都拒絕的機率是 0.9N,給定 N=10,都拒絕的機率低到只剩 35%,不是很危險嗎!」

浪漫的告白在世杰的描述下,彷彿變成了戰爭畫面,一群男子前仆後繼用告白作為武器,「小昭城」岌岌可危。孝和聽了只好安慰世杰:

「往好的方面想,現在 N=2。而且,真文青跟筋肉男同時喜歡班昭的機率只有 1/3。也不會太高。」

「1/3?數學天才你在說什麼?」

世杰露出不解的神情。剛認識孝和,世杰就覺得他的名字很眼熟,逛書店看到《超展開數學教室》,才想起以前翻過這本書,是講孝和的高中故事。「人生好端端的幹嘛跟數學有這麼多牽扯。」這是他當時的心得。沒想到上大學後認識書中主角,自己也漸漸受到影響,越來越有「數感」。

孝和舔掉霜淇淋融化的下緣,開始解釋:

「我們用喜歡 = O,不喜歡 = X 來表示(筋肉男,真文青)對小昭的狀態——」

「小昭是你叫的噢。」

孝和不理會世杰繼續說:

「至少有一個人喜歡,所以共有 (O,X)、(X,O)、(O,O) 三種狀況,最後一種是兩人都喜歡你的小昭昭。假設兩個人喜歡小昭的機率都是 1/2,且是獨立事件,則三種狀況的機率均等,所以各佔了 1/3,跟丟只有三面的公平骰子一樣。」

「只有 1/3 嗎?我還以為是 1/2,真怪。」

世杰搔搔頭,兩人起身回系館繼續準備期末考。六月的陽光用力打在皮膚上,走沒幾步,霜淇淋的冷卻效果失效,從後面望去,他們的背部濕了一大塊。

一個情敵告白失敗,戰局一下就變了

feet-984260_640

§

入夜後沒有變得涼爽,柏油路吐出白天儲存的熱氣,孝和跟世杰踩在上頭,走向 T 大後門的簡餐店。

「噢噢噢!爽啦,考前還告白,妨礙準備考試的人會被馬踢,活該失敗。」

世杰大叫,孝和湊過去看他的手機,發現小昭在臉書上隨手以張街景搭配文字,發了一則新的動態:

「或許,只有謝謝是不夠的。但在這個時刻,也只有謝謝。」

他們兩個立刻明白有人告白被拒絕了,不知道是筋肉男還是真文青。

「謝謝卡二連發,哈哈。」

世杰開心的不得了,明天考試怎樣都無所謂了的樣子。一旁孝和潑冷水:

「這下子,另一位對手喜歡小昭的機率從 1/3 提升到 1/2 了。」

「為什麼?!你剛不是說筋肉男跟真文青同時喜歡小昭的機率是 1/3,為什麼一個告白了,會影響到另一個對手喜歡的機率?」

孝和用問題來回答世杰的問句:

「你記不記得高中機率有兩道題目:

已知某家有兩個孩子,且至少有一個兒子。求兩個都是兒子的機率?

已知某家有兩個孩子,登門拜訪,開門的是兒子,求兩個都是兒子的機率?」

兩人走進簡餐店,被冷氣冰鎮過的空氣迎面而來。世杰想也沒想就回答

「第一題是 1/3,第二題是 1/2。」

「為什麼第二題是 1/2?」

「廢話,生男生女的機率各一半且各自獨立。所以另一個是男生的機率就 1/2 啊。」

「那為什麼第一題是 1/3?」

「就像你剛剛列的,有三種狀況 (男,女)、(女,男)、(男,男)——」

世杰閉嘴,他意識到「兒子女兒問題」和「告白問題」在數學上是一樣的。孝和解釋

「不管筋肉人或真文青,只要有人告白就增加了新資訊。」

孝和頓了頓

「來看看 (筋肉人,真文青) 的三種感情狀況,原本 (O,X)、(X,O)、(O,O) 的機率都相等,新資訊會讓 (O,O) 的機率提升。你想想,『一個人喜歡的前提下,有人告白』跟『兩個人喜歡的前提下,有人告白』,哪個機率比較大。」

世杰伸出手比了個2,臉上的迷霧依然沒褪去。

「假如告白的是筋肉男,就是 (O,X)、 (O,O) 這兩種狀況。如果是真文青告白,就是 (X,O)、(O,O)。不管是誰告白都有兩種可能的狀況,而且 (O,O) 都重複出現在其中,所以是 (O,O) 的機率是 1/2。」

「還是高中那種解法,直接男生女生的出生機率各是 50% 最簡單了。」世杰放棄思考。

那樣的解法固然沒錯,但當兩個問題排在一起看,就得被迫用不同解釋方法。孝和的老師雲方說過,數學很柔軟,很有彈性,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切入,大家常只看某個角度誤以為自己會了。

「唯有從不同角度切入都能理解,才算是真的理解。」

算了,反正期末考也不會考這個,孝和把以前老師的話暫時放到一邊,不打算繼續跟世杰解釋。他說:

「比起煩惱潛在對手多不多,不如想想自己該怎麼努力吧。」

或許是一連串的機率討論,孝和腦海裡忽然浮現了一個想法:

「你要不要用數學設計一場浪漫的告白?」

「嘎?」

  • 更多孝和與世杰的故事,請期待 2016 年底,《超展開數學教室》續集——《超展開數學約會》

The post 想在愛情裡取勝?先算情敵告白的機率吧!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OEIS A274119 數列的故事

$
0
0

2016 端午好運接「粽」而來,這段時間我與網友們聯合申請幾個數列成功,在此除了以較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 OEIS A274119 數列的故事,分享我們的喜樂之外,希望藉由這個故事,讓有志於數學研究的朋友參考,看能不能有更多有趣的數學新發現。

一切的故事從一題 2003 倍數開始,它是我小朋友學校所出的資優數學考題,題目是:

請問 (1 x 3 x 5 x ….. x 2001) + (2 x 4 x 6 x ….. x 2002) 是否為 2003 的倍數?


平時小朋友會分享學校有趣的題目,考驗看我會不會解,天啊,這題數目之大,一般計算機是算不出來的,還好我會用 Python 寫程式,可以驗算答案可以整除,但是個人並非數學系畢業,同時把這題目放在研發養成所部落格上看有沒有精簡有效解法,那時沒有想到 modular arithmetic 可以輕易證明答案是整除的,這方法是網友 z423x5c6 所提供。

甚麼是 modular arithmetic?簡單說除法餘數可以加減乘除,看看幾個例子就懂,

5 / 11 = 0 … 5

2 / 11 = 0 … 2

(5 + 2) / 11 = 0 … 7

(5 x 2) / 11 = 0 … 10

(5 + 11) / 11 = 1 … 5

(5 – 11) / 11 = 0 … -6

A / B = C … D 在數學上除法餘數會用右式表示,A ≡ D mod B

只要證明 (1 x 3 x 5 x ….. x 2001) + (2 x 4 x 6 x ….. x 2002) ≡ 0 mod 2003,就可解出來,

(1 x 3 x 5 x ….. x 2001) + (2 x 4 x 6 x ….. x 2002)

 [1 x 3 x 5 x ….. x 2001 + (2-2003) x (4-2003) x (6-2003) x ….. x (2002-2003)] mod 2003

 [1 x 3 x 5 x ….. x 2001 + (-2001) x (-1999) x (-1997) x ….. x (-1)] mod 2003

 [1 x 3 x 5 x ….. x 2001 – 2001 x 1999 x 1997 x ….. x 1] mod 2003

≡ 0 mod 2003     整除


在求解題目時,與網友赤子西瓜同時發現如下規則,

(1 + 2) / 3 = 1

(1 x 3 x 5 + 2 x 4 x 6) / 7 = 9

(1 x 3 x 5 x 7 x 9 + 2 x 4 x 6 x 8 x 10) / 11 = 435

以及香港網友 flyingdusts 的提醒,1, 9, 435, … 在 OEIS 是一個全新數列,還沒人申請,因此大家聯名登記了這個數列 A273889,我們四人都不是職業數學家,網友 flyingdusts 香港一所小學的中文老師,沒錯就是中文老師不是數學老師,但對業餘數學非常熱愛;網友 z423x5c6 是一位維基百科的貢獻者,正準備就讀香港一所大學;網友赤子西瓜,雖然是一位國中一年級的學生,由於他的勤學,整體文化程度早已超過同齡的學子;而個人只是一位資深電子產品開發者,從我們的例子,可以了解數學的研究可以跨界合作,它也不是數學家專屬的工作,其實數學蠻貼近日常生活,只是大家沒特別留意而已。

OEIS (The On-Line Encyclopedia of Integer Sequences整數數列線上大全),它是數學家尼爾·斯洛恩 (Neil James Alexander Sloane在1960年代中開始搜集整數數列,於 1996 年設置網站供大眾查閱,然後每年有上萬件各類研究者提供新數列登錄,從 A273889 就知道這是第 273889 號數列。


我們怎麼會知道這個全球性的數學資料庫?再把時間往前推移三年,在 2013 年暑假,我的小朋友當時考驗我一題總和 22,這題目的解法正是最近一部電影「天才無限家」主角拉馬努金所研究領域之一 ─ 整數分拆問題,為了求解它而開始研究 OEIS 數列。


計算數列的目的,個人原先以為只是為了科學研究,但研讀一些 OEIS 數列後,才發現有人用它記錄音樂旋律甚至數位圖檔!?其實 OEIS 資料庫登記的數列,以排列組合的數量佔最大宗,並且這個資料庫,現在約以每月上千筆資料的速度在增長。三年前查了一下,全台灣約十二人登記會員,有數條數列被核可,上千條資料補充,對數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入研究行列,這甚至小學生都可以參加 (不過要會英文及寫程式),只要一張紙一枝筆以及一顆沉靜的心,應該可以尋找到自己的數列,就像天文學家在浩瀚的星空中尋找未名的星星一樣。

不過請注意,OEIS 是一個數列資料庫,許多科學論文與其連結,因此它要求刊登的內容必須正確無誤,並且具有實質意義的數列,而非硬湊出來的,除了內容說明以英文撰寫外,還須附上程式,如果知道公式也附上,建議數列項目100項以上,可以與他人聯名發表,並以真名發表,否則應該不會正式刊登。

在登錄 A273889 數列後,由於 z423x5c6 遲未申請 OEIS 帳號,無法將他同列數列作者群中,等他申請好了要加名,多數人持反對態度,並不認同他的數學證明貢獻就可以列名,因此鼓勵他另外申請一個他發現的三重階乘的 A274117 數列,

(1 + 2) / 3 = 1

(1 x 4 x 7 + 2 x 5 x 8) / 9 = 12

(1 x 4 x 7 x 10 x 13 + 2 x 5 x 8 x 11 x 14) / 15 = 1064


同時,網友 z423x5c6 也發現 IBM 的研究員 Chai Wah Wu 受到 A273889 證明的啟發又找出數列 A273983,表示這系列數列的新發現受到專家肯定,他發現的數列是,

(2 x 4 - 1 x 3) / 5 = 1

(2 x 4 x 6 x 8 – 1 x 3 x 5 x 7) / 9 = 31

(2 x 4 x 6 x 8 x 10 x 12 – 1 x 3 x 5 x 7 x 9 x 11) / 13 = 2745

受到這些數列研究的啟示,想找一個可以整合這些數列的公式,想出來之後,又再想有沒有通式可以整除,結果還真被我想到,


因此用它申請了 A274119,第一個以 Bridan formula B(n,k,a,b) 公式申請的數列 

(2 x 2 x 2 x 2 x 2 + 1 x 1 x 1 x 1 x 1) / 3 = 11

(2 x 3 x 4 x 5 x 6 + 1 x 2 x 3 x 4 x 5) / 7 = 120

(2 x 4 x 6 x 8 x 10 + 1 x 3 x 5 x 7 x 9) / 11 = 435


以及第二個 B(2n+1,1,2,1) 數列 A274136

(2 x 3 - 1 x 2) / 4 = 1

(2 x 3 x 4 x 5 – 1 x 2 x 3 x 4) / 6 = 16

(2 x 3 x 4 x 5 x 6 x 7 – 1 x 2 x 3 x 4 x 5 x 6) / 8 = 540

最後補充一些花絮,申請 A273889 數列時,網友 z423x5c6 未能列名,個人覺得非常遺憾,如果沒有他的幫助是不可能找到這麼多數列,因此在 OEIS 討論版以事實陳述並強烈推舉 z423x5c6 的貢獻,終於獲得 Sloane 首肯而名列作者群中,從這裡學到的經驗是正面的貢獻可以極力爭取應有的榮耀。還有申請數列時,了解台灣部落格文,美國竟然沒辦法直接閱讀,竟然要七十多歲的 Sloane 翻牆過來,光想像這畫面就又為這篇故事橫添一筆趣味!

圖片來自 奧瑪的抉擇:翻牆藝術

目前找出這些數學式的感想為,以前大家都是在尋找一維的數列變化,但以後可能會出現很多這類二維數列 (數列之間的關係),這算是這系列數列的創舉,暑假將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用 B(n,k,a,b) 尋找質數數列  (2,3,5,7,11,13,…),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可以完整找到質數數列,如果你找得到,數學史絕對會記錄你的大名,因為目前是以數學質數保護密碼系統不易被破解,以前數學家採用多項式尋找,而現在多了一樣工具,或許可以挖到寶藏,從別人的研究再發現,科技的發展就是這樣慢慢進步的。

The post OEIS A274119 數列的故事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數位革命的創新者們

$
0
0

在中學時代,家裡有台 VHS 錄影機就不錯了,那時幻想著能當科學家的我,只要新聞有什麼科技新知一定錄下,同時心中感嘆,好多先進國家的新穎產品,可能要十年後才會在東南亞的市場上出現吧。可是經過了 VCD、DVD 的年代,現在要看高解析度的 HD 影片,只要能夠上網就行。以前 YouTube 的畫質超爛,沒想到現在第四台的畫質已遠落後很多 YouTube 影片了,科技變化的速度真是一日千里。

過去大學時的電腦螢幕是笨重的 CRT,這不算什麼,我老闆年輕時還用過打孔機當輸出輸入的裝置咧;更傳奇的是據說想當年,台灣史上第一台電腦──IBM650 系統,是用牛車扛到新竹交通大學去的,而且開機向貴賓的表演啟用後就過熱壽終正寢而報廢了。剛上大學,有筆電的同學屈指可數,可是現在我家除了老爸,老媽、弟妹是人手一台 iPad。

我有些年紀稍長的朋友,他們還用過磁帶當儲存設備吧,還有現在絕大多數年輕人都沒看過 5¼ 吋和 3½ 吋磁碟了吧?那就是所謂的 A 槽和 B 槽啊,所以硬碟才是 C 槽。不過現在絕大多數好幾百 MB 甚至上 GB 的程式,也直接上網購買下載安裝了,我現在筆電的光碟機,似乎沒用超過十次了吧。甭說是光碟機,連 USB 碟或外接硬碟也偶爾才用到,很多東西直接上傳到雲端就能備份或分享了。

我小時候立志,長大後一定要買部大英百科全書回家擺!沒想到,長大後,紙本大英百科已經絕版了,現在不僅上網就能到維基百科,還能去編撰條目呢!記得大概大三時,大家突然爭相走告,說可以去一個叫 Google 的網站去搜尋自己的名字,可以找到相關網頁哦!這多麼新奇啊,那時大家主要的入口網站還是 Yahoo! 呢!

初中時,我老爸買了支摩托羅拉的手機,逢人就故意拿出來假裝看簡訊,大家驚呼爭先傳閱的表情,可以讓他爽半天;一直到我大三,班上只有一位同學有手機,到了大四也差不多只有不到一半同學有手機吧,而且都還是智障手機。現在連我那些唸中小學的姪兒們都用智慧手機了,如果有人還在用智障手機,大家還真要傳閱了呢。

都是因為他們的關係

一切彷彿都回不去了,現在只要出門忘了帶手機,千方百計都要回家拿。老實說,我已經不知道過去沒有網路、沒有手機的日子倒底是怎麼過的?現在那些被網路和手機填補的時間,過去自己究竟用來幹什麼啊?無法隨時找得到人,是怎麼能不著急的呀!

還有許多過去流行的事物,如無名小站、ICQ、MSN 等等,也一一走向歷史,可是我們有了 Instagram、Gmail、部落格、臉書、Plurk、Twitter、WhatsApp、LINE 等等。以前新聞上報導的科技新產品,要等好久才會在市面上看到,似乎那些科技新知是科幻,可是現在絕大多數科技產品都是全球同步上市,很多東西都是直接在市場上看到,而非等待好幾載。

這些科技上的方便,或者束縛,都要拜一群超有遠見的阿宅所賜。這本《創新者們:掀起數位革命的天才、怪傑和駭客》THE INNOVATORS: How a Group of Hackers, Geniuses, and Geeks Created the Digital Revolution)就是在講述這群天才的八卦和故事,是一本令人愛不釋手、趣味盎然的好書!

在 2011 年,《創新者們》作者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已經在《賈伯斯傳》(Steve Jobs)為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立過了傳(請參見〈傳奇的賈伯斯傳(Steve Jobs)〉)。艾薩克森在《創新者們》要敘述一群阿宅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大群有卓越眼光、不羈創意與無比勇氣的人,如何攜手合作創造出電腦與網路,讓數位時代得以降臨,讓賈伯斯能大展雄才。薩克森也真是位奇才,雖然 IT 產業有許多艱澀的術語,他卻能把阿宅們的故事和人生說得天花亂墜、引人入勝,恨不得自己也能宅一輩子(誤)。

開發表的第一個電腦程式,出自百年前一位熱愛數學的詩人拜倫(Lord Byro)之女愛達(Ada Lovelace)之手,她早就預言的電腦與網路世界。《創新者們》 也一一探索掀起數位革命的秀異之士,具備了什麼樣的特質,其中包括 MIT 的教授布許(Vannevar Bush)、早夭的天才圖靈(Alan M. Turing)、大科學家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英特爾的諾宜斯(Robert N. Noyce)和摩爾(Gordon E. Moore)、微軟的比爾蓋茲(Bill Gates)、蘋果電腦的賈伯斯(Steven Jobs)、發明 WWW 的柏納-李(Tim Berners-Lee)、谷歌的佩吉(Larry Page)和布林(Sergey Brin)等人。

《創新者們》 揭露了這群天才、怪傑、阿宅和駭客如何思考、為何如此有創造力,還有他們尋求合作的智慧,以及如何借助群體合作之力,使創造力更上層樓。很有趣的,在《創新者們》裡,不少開天僻地的創新者們,都不見得有正式的學位,有些連正式的大學都未必上過,而且也幹過不少違法犯紀的事。如果是在台灣這個高度重視學歷和紀律的社會,他們這些曠世奇才恐怕就淪為社會邊緣人了吧?

《創新者們》的故事,尤其到了後半部,大多發生在北加州,也就是在舊金山灣區的矽谷。我唸書的學校離矽谷大約一個半小時車程(正常速度開的話),因為有好友在矽谷工作,所以也蠻常過去的。矽谷是有名的冒險者天堂,據說矽谷裡開公司的老闆,半均倒過七家公司。可是,在那裡只要敢提出好的主意,敢找人要錢,就有創投公司願意投注,他們不僅仍有西部拓荒的冒險精神,而且還信仰不以成敗論英雄的價值觀。 《創新者們》或許是口口聲聲談創新的政商名流該人手一本的吧,讓我們見識創新是怎麼一回事,而非僅是嘴炮而已。《創新者們》提出,數位年代的創新有三種組成團隊的方式,一種是政府出資整合,電腦原型機和網際網路前身 ARPANET 就是政府主導和資助的,並且形成產官學三方合作;第二種是由私人企業領軍,像是富有創意的公司如德州儀器、INTEL、Google、微軟和蘋果,他們創新的動力是豐厚的獲利;第三種是同儕共有生產制,也產生了好用的產品如 GNU/Linux、OpenOffice、FireFox 和維基百科等等。

這三種團隊方式都為我們創新性地生產了很多好用的產品,缺一不可。有些右派保守人士一味批評政府不該資助科研,因為政府效率低等等,認為只有私人企業才有真正的創新。這顯然是錯的,《創新者們》和吳修銘(Tim Wu)的《誰控制了總開關?》(The Master Switch: The Rise and Fall of Information Empires)甚至舉出實例,指出試圖扼殺創新的,大企業也曾經有份哦!(請參見〈到底是誰控制了總開關?〉)如果沒有政府資助,讓學術界可以打造出當時還不實用的機器等等,電腦的發明恐怕要落後了好幾十年了吧?如果沒有大量政府資助的基礎研究,現在生技公司哪來那麼多基礎知識去搞生技新藥?僅因為政治信仰就一味反對政府資助基礎研究,是不折不扣的睜眼說瞎話。

我有位朋友前陣子參觀了加州舊金山灣區山景市的計算機歷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拍了一個很有趣的影片示範了差分機(Difference engine)的運作(以下影片出自網路):

雖然看影片時有幾位朋友是唸資訊科學出身的,可是他們也不知道差分機的實際用途。歷史上的差分機一號(Difference Engine No.1)是英國科學家查爾斯‧巴貝奇(Charles Babbage)研發的自動化數學機器,由英國政府出資,工匠克里門(Joseph Clement)打造,預計完工需要 25,000 個零件。巴貝奇不斷延後完成期限的嚴重超支(英國政府在 1842 年的最後清算發現整個計畫一共讓國庫支出了 17,500 鎊)。《創新者們》在追溯電腦科技的歷史,故事的源頭就是巴貝爾設計差分機以及和愛達的友誼。

科技背後,全是有溫度的人

愛達和巴貝奇認識於 1833 年,之後一直有維持通訊,因此對巴貝奇在差分機和分析機引擎方面的進展頗有了解。1842 到 1843 年間,愛達翻譯了一位義大利數學家(後來當上義大利首相)費德里科‧路易吉(Federico Luigi)關於講述巴貝奇分析機的論文時,應巴貝奇的要求在後面附上了譯者評注,她的譯者評注比原文還長、影響力更大,愛達在其中用非常詳細的描述,設想了如果分析機成真的話,要如何用它來求伯努利數列(Bernoulli number)的值,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電腦程式,因此愛達也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位程式設計師。在 1980 年,美國國防部製作了一個新的電腦語言,就命名為 Ada。英國計算機公會每年都頒發以愛達為名的獎項。《創新者們》算是為愛達致敬的。

即使不是 IT 宅,也會發現《創新者們》很有啟發性。IT 科技已深入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並非是個陌生的國度,《創新者們》用很有趣的方式,讓我們瞭解到主修資科的朋友在課堂上都未必學到的故事和八卦,除了寓意深遠,還很有娛樂效果,是本寓教於樂的好書!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 The Sky of Gene

The post 數位革命的創新者們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反轉四進制的神秘密碼

$
0
0

據說北歐因為長時間天寒地凍、冰天雪地,在漫漫長夜需要打發時間,所以犯罪小說特別流行,雖然北歐有全世界最好的治安。

尤其是已故瑞典犯罪小說家史迪格拉森(Steig Larssen,1954─2004)的「千禧年三部曲」(Millennium trilogy)──《龍紋身的女孩》(Män som hatar kvinnor)、《玩火的女孩》(Flickan som lekte med elden)和《直搗蜂窩的女孩》(Luftslottet som sprängdes),在全球瘋狂暢銷,也是我最喜愛的犯罪小說。 這三部犯罪小說不僅劇情緊湊精彩,史迪格拉森還置入性行銷地大書他反極右派的政治觀點。就連史迪格拉森本身的意外身亡,也充滿了陰謀論;他的高額版稅被關係疏遠的父兄奪走,而最親密的同居伴侶一文未獲,也像足了八點檔的灑狗血。史迪格拉森雖然寫的是犯罪小說,但他年輕時最沉迷的是科幻小說。說不定他仍在世的話,也會寫出優異的長篇科幻作品。

史迪格拉森雖然沒有創作長篇科幻小說,但其他瑞典作家肯定是有的,例如瑞典作家費德瑞‧烏勒森(Fredrik T. Olsson)的《反轉四進制》Slutet På Kedjan)。《反轉四進制》是本高潮迭起的科幻驚悚作品,拿人類未來的命運來大作文章,只是該文章是用四進制的方式儲存在我們身體中。

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是十進制,因為我們人類有十根手指,道理就是如此而已。如果我們人類有八根或十二根手指,我們日常使用的就會是八進制或十二進制了吧。電腦使用的是二進制,就是傳說中的 0 與 1。四進制的,就鮮為人知,不過如果告訴大家說,所謂的四進制,用的符號代碼是「AGCT」,相信多數讀者都會在心中發出「啊~」的一聲吧。

據說華納兄弟已買下《反轉四進制》的電影版權,由《模仿遊戲》導演執導拍攝。這應該會是部精彩的科幻驚悚電影,因為《反轉四進制》讀起來就很像部好萊塢的大製作了,有特務間的大混戰、神秘的傳染病、古文明的遺產、生物科技、關係全人類命運的密碼等等。

《反轉四進制》中,一位密碼學家和一位蘇美學家,原本不該相遇但卻在一起破解一個密碼編成的蘇美語預言。故事開頭,密碼專家威廉想不開要自尋短見,偏偏訣別的電話讓前妻報警破門救出送去醫院。某個神秘組織從醫院偷偷把絕望的威廉帶到阿爾卑斯山的古堡裡,要他破解一串由蘇美人的楔形文字組成的密碼。

神秘組織的首腦只說事關無以計數的人命,而且時間所剩無幾,但完全不肯透露其他來龍去脈。許多人已患上不明疾病而死亡,他們真的是為了拯救全世界,還有背後另有險惡的大陰謀?威廉在古堡中巧遇到一位也是被神秘組織綁的蘇美學家珍妮。後來威廉與珍妮設法一面與神秘組織對抗,一面又渴望破解密碼找出答案,但時間已極為急迫,世界正瀕臨滅亡,預言彷彿早已寫在密碼之中……

《反轉四進制》中提到的蘇美語(Sumerian),是古代美索不達米亞蘇美人的語言,是一種孤立語言,它不與任何其它已知語言相近。蘇美(Sumer)為目前發現於兩河流域文明中最早的文明體系,同時也是全世界最早產生的文明之一,蘇美人來自何處,蘇美文明發源於何處,目前仍是一個謎。

蘇美人發明了一種象形文字,後來這種文字發展為楔形文字,是最古老的已知人類文字。今天已經發掘出來的有上十萬蘇美文章,大多數刻在黏土板上。其中包括個人信件、匯款、食譜、法律、讚美詩、祈禱、魔法咒語,還有包括數學、天文學和醫學內容的文章。許多大建築如大型雕塑上也刻有文字。許多文章的多個版本被保留下來了,因為它們經常被抄寫複製。抄寫是當時的人唯一的傳播文章的方法。即使專家也很甚少完全弄懂蘇美文字,據說近代破解蘇美語言以來,迄今能夠讀懂蘇美語文字的人不超過兩百五十人。

《反轉四進制》的過程就像在解碼,不僅密碼編得巧妙,最終的破解也充滿哲理的智慧。不知作者烏勒森在創作過程中有沒有受到《聖經密碼》(The Bible Code)的啟發?

1980 年代,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數學家 Eliyahu Rips 和物理學家 Doron Witstum 利用一套數學運算模式進行電腦計算對比,挑選聖經時代以來的三十二位知名人物,結果發現他們的名字和出生與死亡日期在《創世記》中都是編在一起的。後來他們把整本希伯來文聖經原文採用電腦跳躍碼(Equidistant Letter Sequence)方式,在字符串中尋找名字、單詞和詞組,找到了一系列相關資訊。他們把發現撰寫成論文 Equidistant Letter Sequences in the Book of Genesis,於 1994 年 8 月正式發表在了專業學術期刊 Statistical Science 上。

1997 年面世的《聖經密碼》更引起了世人對聖經密碼的關注,作者卓斯寧(Michael Drosnin)是一名無宗教信仰的記者,曾於《華盛頓郵報》和《華爾街日報》工作,他經過五年的採訪和調查研究後寫成《聖經密碼》一書,聲稱聖經密碼可以預測未來 。他甚至通過密碼找出了「Year of Bible Code Revealed 1997」的詞組。1997 年我剛上大學,當時《聖經密碼》紅得發紫,在國內外書市媒體中引起了很大量的討論。

相信聖經裡藏有密碼的人,相信聖經當然是出自上帝之手。可是反對者認為,希伯來文聖經自古以來均出現許多不同版本,幾千年來的抄寫必定會產生不同的字句,解碼所研究的聖經原文已經跟古抄本有一定的差別,包括字數、句點和字距等都不一樣。而且所解碼的希伯來文聖經,只有輔音字母(consonant),沒有元音字母(vowel),因此可信度不高。加上整本聖經的希伯來文有三十多萬個字母,起碼可以發生 100 億種字母組合,所謂的聖經密碼不過是種斷章取義的望文生義。

儘管還有少數科學家在繼續這個工作,但是現在絕大部分科學家對此持否定的態度。我本身也認為,所謂的聖經密碼,絕對是一種鬼扯。人類從非洲草原演化出的大腦,最擅長的功能之一就是尋找模式(pattern),有時候使用這能力過頭了,甚至能從隨機雜訊中編出故事。不僅是聖經,只要是長篇大論的任何書籍字數夠多,任何密碼專家就能從中找到任何他們想要揭示的訊息。

就我一貫的立場,偽科學的材料,最適合用來撰寫科幻作品。正如《反轉四進制》所揭示的,有些東西人類自以為聰明地挖出來,還把其中的資訊當真時,是會闖大禍鬧出很多人命的!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The Sky of Gene

The post 反轉四進制的神秘密碼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想念曾經並肩作戰的老朋友

$
0
0

本文為《不該被殺掉的微生物:濫用抗生素如何加速現在瘟疫的蔓延》一書之推薦序,由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同時也是泛科學專欄作者「細菌人」陳俊堯老師 撰寫。

圖/IMDB

請想像下面這個狀況。你有一些工作上的伙伴,都是認識很久的老戰友。這些人能力強但難搞,不過你知道怎麼和他們相處。阿權龜毛得要死,你知道要留時間放手讓他做、別管太多。丁丁敢衝但是漏東漏西,合作時要多替他注意細節。小杜害羞內向但是細心,該讓他留守不要去找客戶談。在一個團隊裡待久了,你知道每個人的脾氣,也知道在遭遇不同狀況時該由誰出來搞定。這是一個可以信賴的團隊,有戰力的團隊,跟你們同期的公司倒了很多,唯獨這個團隊經過風風雨雨,不但撐過來了,而且成員們的互補還讓戰力變得更強。

但是突如其來的挖角,把一些成員帶走了。雖然也有不錯的新人補位,但畢竟不是老班底。你開始擔心,這個團隊還能不能維持原來的戰力,會不會走不下去了?

其實我也擔心,人類族群會不會也走不下去。

這本書的標題明確地指出問題的核心,要我們注意那些曾經存在人體內的微生物。在過去的觀念裡,微生物都不是好東西,我們巴不得看到它們全部消失。但是這些逐漸消失的微生物,都是在演化長河裡跟著我們的動物祖先們一路奮鬥過來的伙伴,在我們驕傲地使用抗生素武器、無差別地消滅膽敢接近我們身體的病原菌時,卻沒注意到過去的伙伴也同時在這些毒藥的攻擊下死去,一個一個從人類身體裡撤守消失。

而本書作者馬丁.布雷瑟醫師(Martin J. Blaser, MD)在研究上的豐富資歷,讓我們相信這份擔憂是必要。布雷瑟醫師是這個領域裡頂尖的研究者,名字出現在超過六百篇的研究論文上,從彎曲桿菌研究到幽門螺旋桿菌,近年關注低劑量抗生素對腸道菌相及宿主的影響,到 2016 年的研究都還是走在浪潮的前端。這位資深的研究者還寫了你手上的這本書,要讓更多人注意到這個問題。一些近年眾所矚目的細菌議題,例如多重抗藥性超級細菌、飼料添加抗生素促進動物生長、肥胖菌相等議題都包含在這本書的範圍裡。

story5Pic1

不該被殺掉的微生物》作者:馬丁‧布雷瑟

人類的腸道裡住著數百種細菌,但到目前為止能在實驗室裡培養,而有機會被仔細研究的種類,大概僅有一半,所以我們對腸道菌所知有限。這些借居在我們體內的微生物種,可能也曾經住過我們祖先的腸道裡,並且以它們特殊的代謝能力,幫助人類甚至動物的祖先在這個星球上活了下來。這些我們身體天天親密接觸的異種生命,和人類的細胞系統早就熟識,但是我們在科學上對他們的瞭解卻很少。

多年來的默契讓我們的細胞在知道細菌要來前,就先幫它們留點什麼或備點什麼等著。就像你從經驗知道,室友回到寢室看到你的宵夜一定會分走一半,所以你早有準備,買了雙份雞排等著賣他。不過萬一你什麼都準備好了,那個跟你生活在一起的傢伙卻沒有出現呢?雙份雞排自己吃掉就好,但是少了細菌後我們身體過頭的反應就可能變成疾病。抗生素的出現大幅延長了人類的壽命,不過抗生素無差別式的殺菌效果卻是不分敵友,這樣一來也就增加了晚上等不到「室友」回家的機會。糖尿病、氣喘、肥胖、過敏、胃食道逆流、發炎性腸道病這些現代疾病,或許都跟抗生素的使用有點關係。

團體裡有的人是刀子嘴豆腐心,看起來冷漠甚至帶有敵意,但卻是會默默幫別人瞻前顧後的低調救世主。你工作的團體裡有沒有這樣的人?或許你的肚子裡會有。作者提出證據說明,這些過去被我們認定的病原菌,或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評斷它們的功過。拿會住在我們胃部的幽門螺旋桿菌為例。幽門螺旋桿菌被證實是造成胃潰瘍的病原菌,但是帶有幽門螺旋桿菌的人,胃食道逆流罹患率竟然比較低,罹患氣喘的可能性也比較低。是不是有一種可能,我們的祖先在長年的演化篩選中兩害相權取其輕,選擇幽門螺旋桿菌的人反倒過得比較好。我們這些後代子孫自以為發現了禍害根源,用抗生素除掉了這些被祖先保留下來的細菌。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在過去被細菌封印的(我們還不知道的)惡魔,是不是就變成了纏住我們的現代瘟疫呢?這樣的看法可能會在未來改變醫學治療的面貌,讓我們得以更細緻地去處理細菌與我們細胞間的互動關係,而不是拿抗生素來粗暴地大屠殺。

maxresdefault

帶有胃潰瘍的病原菌──幽門螺旋桿菌的人罹患氣喘、胃食道逆流的機率反而較低,該如何判對這位「室友」對你到底是好是壞呢?圖/YouTube

你或許被作者說服了,瞭解服用抗生素可能會有失去微生物夥伴的風險,但是當你躺在醫院裡,知道細菌在你血液裡游來游去時,你還是希望醫生趕快用抗生素來幫你戰勝病原菌。作者在最後一章告訴我們,在這個我們必須重新學習跟體內細菌相處的時代,該怎麼做才能降低不小心消滅這些肉眼看不見的盟友。

站在教師的角度來看,這本書還有兩個值得特別推薦的地方。第一是這本書由淺入深帶領讀者認識微生物和人的關係,從簡單的微生物概念談起,一路談到深入的研究裡去。另一個讓我很喜歡的特點是作者引入非常多研究上得到的實證,讓讀者像是跟在他身邊的小徒弟一樣,從每個實驗結果裡推得往下一步走的線索,而在一連串實驗後,能由各個面向的數據推出重要結論。這一個特點對有志成為科學家的高中生或大學生來說,能一步一步跟著大師解謎,必定是個很棒的閱讀經驗。

這本書並不只是科學證據和論述,其實讀起來更像是聽風趣的老教授在講故事。書中有作者在孟買染上沙門氏桿菌死裡逃生的經歷,也有幾個研究重要轉捩點出現時的感動現場還原,甚至帶著讀者穿梭時空回到二十世紀初或十九世紀初去看看當時的人和細菌。拿杯咖啡跟著這本書坐下來跟著作者解謎辦案,你會捨不得放下它的。


(八旗)0UAL0011不該被殺掉的微生物_立體書腰300dpi面

 

 

人體細胞和細菌和平「共生」已有數十萬年之久。它們的共生維護了人體的平衡與健康。但是現在這個伊甸園卻因為我們過度依賴抗生素、剖腹產等現代醫藥、醫術而備受干擾,成為一片荒野,那些無可取代的微生物似有滅絕之勢,且將引發人類嚴重的健康問題。

馬丁・布雷瑟博士研究細菌在人類疾病中扮演的角色凡三十餘年,他將透過一個個精彩的案例,帶領我們認識那些不起眼(其實肉眼根本看不到),卻對你我生活舉足輕重的微生物室友們。

不該被殺掉的微生物:濫用抗生素如何加速現代瘟疫的蔓延》,八旗文化出版。

The post 想念曾經並肩作戰的老朋友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野性可以測量嗎?一部與科學、文學、神學糾纏的自然史

$
0
0
《測量野性的人》中文書封

測量野性的人》,臉譜出版。

前華盛頓郵報記者蒙特.瑞爾(Monte Reel)這本《測量野性的人》,是維多利亞時代動物獵人保羅.梮謝呂(Paul Du Chaillu)深入西部非洲追獵大猩猩的故事,也是一部科學與文學、神學互動的歷史。中譯書名少見地比原文更有深意。書名若依原文直譯為「人獸之間」(Between Man and Beast)雖也不差,但總覺得少了些想像空間。

作者在本書開頭寫道,他「深受『野性』(wildness)這個字眼所吸引,特別是它塑造我們恐懼和夢想的方式,以及這些恐懼和夢想又如何反過來重新塑造我們對荒野的概念。」保羅.波嘉德(Paul Bogard)在《夜的盡頭》(The End of Night)這本書提到,梭羅的名言「野性隱藏著世界的救贖」(In Wildness is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World),其中的「野性」一詞經常被誤解為「荒野」(wilderness),但梭羅所指的野性是一種不受地理限制的特質,不只存在於荒野,也存在於城市及人的思想中。野性不只存在於大猩猩身上,也存在於保羅.梮謝呂身上。蒙特.瑞爾同時也藉由描繪梮謝呂的生平,帶出兩個主要歷史場景──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及南北戰爭前夕的美國,那是一個極力否認人性中具有野性與獸性的時代。

在當時的英國,人的神聖性即將被野性動搖。在達爾文的《物種原始》於 1859 年出版前,地質學和古生物學上的發現已經讓《聖經》的權威搖搖欲墜,學界也已出現物種嬗變的想法,但是這些理論與達爾文版本的演化論最大的不同,就是仍試圖保持人類的特殊地位,例如理查.歐文(Richard Owen)雖然承認物種會演化,但他還是相信人類是獨立於其他動物發展出來的;就連幾乎與達爾文同時構思出演化論的華萊士,也認為像人腦如此精密複雜的存在,必定是一個「統治一切的智慧主」所設計的。不過達爾文主張演化並沒有目的性,傳記作家大衛.逵曼(David Quammen)認為,這就是達爾文的演化論令人難以接受的原因,因為它挑戰了人們自以為有的神性。

人,只不過是一種猿類?

這些爭論跟梮謝呂和他的大猩猩有什麼關係?正因為當時的人深信自己是上帝獨特的造物,因此大猩猩這與人極度相似、會模糊人獸之間界線的物種,讓維多利亞時代的人產生了極大的不安,他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也不過是一種猿類。現代生物分類學的鼻祖林奈曾在 1714 年寫信給朋友說,「必須把人類歸屬在靈長類中讓我感到不是很舒坦」,「我急著想從你那裡還有全世界尋求自然史中區分人猴之間的通則。」一百多年後,學者們更急切地想要知道測量野性的標準,而他們的依據就是梮謝呂千辛萬苦從西非帶回來的人類及猿類標本。

745px-Carl_von_Linné

現代生物分類學的鼻祖林奈曾在 1714 年寫信給朋友說:「必須把人類歸屬在靈長類中讓我感到不是很舒坦,我急著想從你那裡還有全世界尋求自然史中區分人猴之間的通則。」圖/由Alexander Roslin – Nationalmuseum press photo, cropped with colors slightly adjusted,公有領域,wikipedia.

其中,兩位同樣借助梮謝呂蒐集的材料進行研究的學者理查.歐文與湯瑪斯.赫胥黎(Thomas Huxley),得出的結論卻是南轅北轍。有意思的是,作為達爾文的反對者,歐文雖然是科學史上的輸家,但他說對了一件事:「人類並不是從大猩猩演化出來的。」而且他也證實黑白人種的大腦與智力並無差異,無意間為種族平等提供了依據。相對地反對蓄奴的赫胥黎卻認為,非洲和澳洲的原住民屬於人類當中發展較低的階層,並錯誤地將人類各種族放在一條直直的演化路線上,從低等的黑人一直排到高等的白人。歐文與赫胥黎的例子,顯示出科學家的既定觀念、社會思潮與研究結果之間的微妙關係,即使看似中立的科學研究結果,也必定會鑲嵌進社會脈絡之中,產生研究者無法預料的影響。

對「野性」的偏執 成為蓄奴的藉口

在人們因大猩猩與人的相似性而緊張時,牠也同時成為異己的代表、蓄奴的藉口。支持蓄奴者認為跟白人相比,黑人與大猩猩更相似,應該被歸為動物而非人類,因此奴役他們完全沒有道德上的疑慮。在蓄奴者心目中,黑人/大猩猩就是獸性/野性的代表。美國國會在辯論廢奴議題時,一名印第安納州的代表宣稱,終結奴隸制無異於授權這些「人類大猩猩」謀殺他們的主人、強姦他們的妻女。梮謝呂在紐約時,一齣名為《八分之一的黑人》的戲劇正在百老匯上演,女主角絕望地表示,一滴非洲的血讓她成為「不潔之物」。雖然惡名昭彰的「一滴血法則」(one drop rule)是在二十世紀才成為成文法,但從這齣戲可以看出,美國當時對測量野性的偏執達到何種程度。

PaulDuChaillu

維多利亞時代動物獵人保羅.梮謝呂(Paul Du Chaillu),也是《測量野性的人》此書中敘述的主角。圖/By Messrs. J. Thomson – E. G. Ravenstein, Obituary: Paul Belloni du Chaillu,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Vol. 21, No. 6 (Jun., 1903), pp. 680-681, Public Domain, wikipedia.

至於梮謝呂本人,他對於野性的標準顯然頗為迷惑。他從大猩猩的姿態、反應和叫聲中,感覺到「一些帶有人性的東西」,「當大猩猩站起身,以兩條腿奔跑時,就讓他想起人類短跑的畫面。每一次聽牠們咆哮,他彷彿在那哭聲中聽到了一個人類的發音。有時他覺得自己不是獵人,比較像個殺人犯。」蒙特.瑞爾如此解讀:梮謝呂既懷疑大猩猩具有人性,又在著作和演講中誇大這些怪物的可怕,這種矛盾可能是試圖壓抑他內心的不安:「這頭他所追捕的野獸似乎跟他本人有很多相似性。」

瑞爾的解讀非常精準,而這也是全書最具張力的部分:梮謝呂因為成功獵殺大猩猩而成為「偉大的白人獵人」,但他同時也是自己努力要躋身的上流社會中,那些菁英名流測量的對象。嫉妒他名氣的人試圖揭發他的非白人血緣,對梮謝呂來說是比探險經歷被質疑更大的危機。那些支持他的科學家「全都具有不能容忍非白人的名聲」,「皇家地理學會的會員中完全沒有少數族裔,他們被排除在外,並沒有引來任何爭議,因為這在大家心目中根本是理所當然之事。」

或許正因為梮謝呂本身有非白人血緣,因此他對其他種族乃至於動物多了一絲同理心。他在著作中曾紀錄一段軼事,試圖顛覆黑人與人猿相似的印象。他曾和非洲當地人一起獵殺一隻黑猩猩,當地人覺得黑猩猩的外觀神似高加索人種,於是對梮謝呂說:「你看!他的頭髮是直的,都和你一樣。你快來看看這個從灌木叢中出來的白臉親戚!他之於你,比大猩猩之於我們還要近!」

我不是人類的兄弟嗎?

保羅.梮謝呂生活的十九世紀,是一個思想、觀念處於劇烈變動中的時代。1858 年,德國探險家亞歷山大.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的《宇宙》(Cosmos)完整英文版問世,這本書的核心思想正是現今生態學物物相關的概念,預示著下個世紀生態運動的萌發。梮謝呂在第二次前往西非探險前,曾向出版商訂購《宇宙》,他宣示此行將不再「無謂屠殺這些動物」,而是以更詳細的觀察取代蒐集標本。雖然批評者可能會視為預先為任務失敗的可能解套,但可以確定的是梮謝呂確實注意到世界對獵殺動物的看法已逐漸改變,而他確實也對獵殺大猩猩的行為感到厭倦了。

左為1861年《刺青》雜誌上的諷刺漫畫,右為十九世紀英國禁止奴隸貿易協會的標誌。(來源1、來源2)

左為1861年《刺青》雜誌上的諷刺漫畫,右為十九世紀英國禁止奴隸貿易協會的標誌。(來源1來源2)

野性是否能測量,又該如何測量呢?從十九世紀至今,過往學界認為「唯人獨有」的標誌如語言、自我意識、使用工具、創造藝術,甚至豢養寵物都紛紛遭遇挑戰。人何以為人?我們對這個問題的迷惑程度,可能和一百多年前的梮謝呂和博物學家們不相上下。值得慶幸的是,如今這種迷惑使我們更加謹慎看待自己在自然界中扮演的角色。十九世紀英國禁止奴隸貿易協會的標誌,是一個跪地懇求的奴隸畫像,上面寫著「我不是人類的兄弟嗎?」(Am I Not a Man And a Brother?)1861年倫敦的《刺青》雜誌刊登了一幅戲謔的漫畫,把這句標語改成「我是人類的兄弟嗎?」配上一張直立大猩猩的插圖。今天不僅把類人猿視為兄弟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倫理標準也正持續擴及這個星球的所有生物。

也許所謂的人性,就是一種獨特的生物性(獸性),而人類這種生物特有的好奇心,最終將使我們發現世間萬物都是獨特的。

The post 野性可以測量嗎?一部與科學、文學、神學糾纏的自然史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新手爸爸如何科學育兒?請看《心理師爸爸的心手育嬰筆記》

$
0
0

本文為《心理師爸爸的心手育嬰筆記》推薦序

20160712_155405

生小孩養小孩這件事,說來跟創業極為相似,最大的不同點,或許是因為受到社會結構限制及驅動,以致大多數的創業故事都從男性視角出發,而大多數的育兒心法都是女性觀點。本書當然,是個很棒的特例。林希陶心理師替關於育兒的萬種論述中補上了不該缺少的父親及科學人視角,這經過妥善消化後的經驗值得我推薦給每一位跟我一樣的新手爸媽。

台灣的少子化跟老齡化讓養育小孩這件事越來越「萬眾矚目」,沒辦法再「隨便養隨便大」。不過資訊爆炸加上生活忙碌,也讓很多新手父母頭疼:到底聽誰的才對?平常拜 Google 大神,頂多看前三個搜尋結果,生了孩子之後,想查查孩子哪裡不對勁,看到第三十頁都怕自己漏掉了什麼。臉書跟 LINE 上的各路人馬是另一個混亂的宇宙,至於現實生活中來自親友,鄰居,路人……各種嘈雜的育兒建議,再多的「謝謝指教」也不夠。

雖然我非科學家,但身為科學傳播工作者兼新手爸爸,對科學知識「製程」的了解,讓我在面對蜂擁而至的育兒問題時「比較」能保持鎮靜,但遇到狀況,從小孩發燒到長不高,不免還是心焦。如果沒辦法對各種育兒科學或偽科學消息做出判斷,整天想著該給她吃什麼好,喝什麼不好,擔心她每個晚上睡得好不好……是沒經歷過的人很難想像的壓力。這時候與其讓自己資訊爆炸,不如聽本書作者的建議:找「發展心理學」的書籍來讀,或是,起碼把這本書細讀過。

除了閱讀本書,作者在泛科學上的專欄及他個人的部落格上也有很多精彩的相關文章,不要錯過了。

The post 新手爸爸如何科學育兒?請看《心理師爸爸的心手育嬰筆記》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台灣也有漫畫科學讀本!–《超科少年》推薦序

$
0
0

本文為《超科少年:漫畫科學人物故事》推薦序

b8d00613b8c9edea0355d1c4f7fe3013-69112

總有一種文本呈現方式可以把一個人完全勾住,有的人是電影,有的人是小說,而對我來說則是漫畫。不過這一點也不稀奇,跟我一樣愛看漫畫成痴的人,全世界至少也有個幾億人吧,所以用主流娛樂來稱呼漫畫一點也不為過。正在看這篇推薦文的你,想必也是漫畫熱愛者!

漫畫,特別是受日本漫畫影響甚深的台灣,對這種文本的普及接觸已經超過30年,現在年齡35-45歲的社會中堅,許多都經歷過日漫黃金時代,對漫畫的魅力非常了解,這群人如今或許也為人父母,就跟我一樣。你現在會看到這篇推薦文,要不是你是爸媽本人 (XD),不然就是爸媽長輩買了這本書給你吧。你可能也知道,針對小學階段的科學漫畫其實很多,在超商都會看見,不過都是從韓國代理翻譯進來的,台灣自己的作品就如同整體漫畫市場一樣,非常稀缺。親子天下策劃這系列《漫畫科學人物》,我想也是有感於不能繼續缺席吧。

《漫畫科學人物》系列第一波主打包括牛頓、法拉第、伽利略、達爾文四位,每一位的生平故事跟科學成就都很精彩且重要。不過既然針對小學階段讀者,用漫畫的形式來說故事,那就讓我這個資深漫迷 X 科學網站總編輯先來給你三個建議:

第一、所有嘗試轉譯與普及科學知識的努力必然都會撞上「不夠嚴謹之牆」。身為科學傳播從業人士,我每天都在想該如何在科學知識嚴謹性,趣味性跟速度感之間取得平衡,簡單來說就是一直在撞牆啦!儘管如此,我們最歡迎的就是挑剔的讀者了,所以儘管漫畫很好看,但我希望你一定要挑剔,把你不太明白或有疑惑的地方都列出來,問老師,上網,到圖書館,或寫 Email 給編輯部,把問題搞得水落石出喔!

第二、科學人物史是科學與人文的結合,而儘管《漫畫科學人物》系列介紹的科學家都是超傳奇人物,故事早已傳頌,但要記得歷史記載的都只是一部分面向。另外,這些人之所以重要,當然是因為他們提出的科學發現跟見解,如果有空,就全家一起去科學博物館或科學教育館逛逛,可以與書中的內容相互印證,會更有趣!

第三、從漫迷的角度來看,《漫畫科學人物》的畫技成熟,明顯的日式畫風對台灣讀者應該很好接受。書中男女主角的性格稍微典型了些,例如男生愛玩負責吐槽,女生認真時常被虧,身為讀者可以試著跳脫這些設定,不用被侷限。

我衷心期盼《漫畫科學人物》系列能夠獲得眾多年輕讀者的喜愛/批評,也希望親子天下能夠持續與國內漫畫家、科學人、科學傳播專業者合作,打造更多更精彩的知識漫畫,於公,可以替科學傳播領域打好根基,於私,我的女兒跟我也多了可以一起讀的好書。

The post 台灣也有漫畫科學讀本!–《超科少年》推薦序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那些背離親緣而與眾不同的孩子

$
0
0
5261826705_56bc1a1c70_z

圖/Lance Neilson@flickr

如果我有一個小孩,學會說話後卻有大半年一句話也不說,在家愛拿被子把桌子包起來,自己一個人躲在黑漆漆的角落,到了學校唸裡成天搗亂,常常被老師叫去學校處理各種問題,作業不寫一堆考試會零分。老實說,我還真不知如何是好。

如果自己的小孩有閱讀障礙症呢?如果自己的小孩是聽障呢?如果他們是侏儒、唐氏症、思覺失調、罪犯……呢?這是真實的故事,就有個人患上閱讀障礙症,但他的母親沒有放棄他,天天陪他努力學習閱讀,他長大後成了位大作家。可是他的父母卻也因他是位同性戀而痛心,無法諒解為何閱讀障礙可以克服,但性向就無法改變。

我們這個時代,物資生活豐裕了,加上少子化,親子關係和我小時候大大不同了,我大部分身為父母的朋友,放在小孩身上的心思,可能遠超上一輩。很多朋友的焦慮,很大一部分是想要給孩子更好的環境,讓他們更完美地長大。可是,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完美的,有些缺陷就是特別顯著,那麼這些父母和孩子之間,要怎麼辦呢?

離樹很遠的蘋果

apples-85152_640

西方有個諺語「蘋果落地,離樹不遠」( The apple doesn’t fall far from the tree),意即「有其父必有其子」。可是,就是有些蘋果掉到離樹頗遠處。

這位患上閱讀障礙症的大作家安德魯.所羅門(Andrew Solomon),自己陷入了一個認同的大問題中,讓他想更了解其他家庭到底怎麼面對。他在他的巨著《背離親緣: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尋找身分認同的故事》Far From the Tree: Parents, Children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ty)中,窮盡十年時間,針對三百個擁有異常孩子的家庭進行深入且多次的拜訪,包括他們有聽力正常的父母生出聾人後代、芭蕾舞者生出侏儒女兒、華爾街寵兒生出唐氏症寶寶、異性戀父母生出同性戀、平庸的父母生出神童、慈愛的基督徒父母生出連續殺人犯,以及自閉症、殘障、跨性別、思覺失調(舊譯:精神分製),甚至因姦成孕生下的孩子……

書名原文「Far From the Tree」,因為西方有個諺語「蘋果落地,離樹不遠」( The apple doesn’t fall far from the tree),意即「有其父必有其子」。可是,就是有些蘋果掉到離樹頗遠處。《背離親緣》就是探討這些掉到另一個世界的果實,背離了父母的預期和想像。因為有這些離樹檳遠的果子,這些父母也因此走入完全不同的人生,他們有異於常人的生活。這些與眾不同的孩子,又如何尋找自我的身分認同?

   

尋求認同

這些離樹甚遠的果子與親代之間有重大差異,沒有從垂直的血緣關係遺傳到相同的外型、能力、智商或性向,因此也無法從傳承自親緣關係的「垂直身分」獲致身分認同。他們很多必須從同儕之間獲致「水平身分」,才能尋找到身分認同。水平身分反映了隔代遺傳的基因、隨機突變、孕期影響,或是孩子和家中長輩相異的價值觀或喜好。垂直身分是社會對他們的認知,水平身分是他們對自己的認知。「水平身份」的認同是很強大的,有些人甚至還以「水平身份」為榮呢。

可是當這兩種身分認知出現巨大鴻溝,父母和子女之間要怎麼才能才能橫渡這條如深淵般的惡水?

2001 年,安德魯.所羅門從長期憂鬱症的泥淖中走出,寫成了《正午惡魔》(The Noonday Demon)這本回憶錄,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背離親緣》榮登今年各大年度好書榜,也絕對是我今年的十大好書榜,這本書在歐美獲得的榮耀和獎項之多,我都已經無法在此全部列出了,因為算一算至少有近卅個!他在 TED 上的演講也非常受歡迎:

讀了《背離親緣》,真的難相信安德魯.所羅門患有閱讀障礙症,因為《背離親緣》 原文版就厚達 976 頁!而中文版上冊,也有 448 頁(原本預計要在2016 年 11 月中出版的下冊,推遲至 2017 年 1 月中)。

愛戰勝了一切

安德魯.所羅門不僅採訪了三百多個家庭,為寫這本書他也閱讀了大量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人類學、遺傳學和醫學的文獻。《背離親緣》 書中,有大量的佳句,例如「養兒育女,絕不是完美主義者的遊戲」、「愛自己的孩子,其實是種想像力的練習」、 「不願接受變異子女的不幸家庭,家家相似;努力接納的幸福家庭,各有各的幸福」、「珍貴的並不是苦難本身,而是我們對苦難如同珍珠般的包容」等等。

安德魯.所羅門用開放、好奇、平和,不帶偏見,不刻意注重政治正確,還帶着幽默感和真誠的方式訴說這些家庭所經歷的艱難。在訪查過程中, 他見識了父母最深沉的身心煎熬。很多人一開始為生下那些孩子而晴天霹靂,質疑自己是否能勝任父母的角色。他們痛苦地掙扎徬徨,在生與不生、親自養育還是送至安置機構之間猶豫。

可是對孩子的愛戰勝了一切,他們其中許多人憑藉著對孩子的情感,激發出內在無與倫比的各種潛能,用想像力、創造力以及愛的能力,為孩子爭取了生存空間,尋找到生命的尊嚴和價值,從而重新發現為人父母的重大意義。最後他們甚至對此滿心感激,這些與眾不同的孩子會讓父母經歷痛苦的蛻變,但也讓父母更瞭解自己。

每一顆蘋果,都是獨一無二

《背離親緣》總共探討了十種類型,每種都問了一套獨特但又彼此相關的題目,全部加起來就呈現了孩子有水平身分時,父母所遭遇的一連串五花八門的問題。每個主題他都發現已經有極佳的學術研究,有些集結了幾個較小的主題(一般談身心障礙、發展遲緩或天才的書籍),但從沒有人像《背離親緣》這樣,討論包羅萬有的疾病與身分議題。

雖然只讀了上冊,但《背離親緣》每讀一章,就像在讀一本相關的書,都有新的體驗,《背離親緣》並不是要把問題簡化成簡單明瞭的道理,《背離親緣》 的篇章內容非常豐富,讓我們能夠看到那些離樹頗遠的蘋果的各種面向,每一顆都是獨一無二的,但又有著相同的情感需求。整本《背離親緣》就像是十本內容豐富的好書,但又因為《背離親緣》 是以一本書來探討,所以其中融會貫通的哲理,又比十本書還深廣,難怪會轟動整個書市!

在愛中選擇原諒

安德魯.所羅門身為同志,他在尋找身份認同的過程中讓父母驚心憂慮,雙方皆飽受折磨。他進行這項研究的初衷之一,是要藉由探查其他與眾不同的家庭,試圖瞭解這樣的傷害究竟是源於個人、家庭,還是社會?而令他意外的是,他寫作《背離親緣》 過程中,竟然也治癒了他心中大部分的傷痛。他學會寬容,一開始他想瞭解的是自己,到最後他瞭解的是父母。父母總是在愛中原諒他,而他最後也在愛中原諒了父母。

我們華人過去的傳統觀念,孩子是父母的財產,百善孝為先,因為生命是父母賜與的,所以兒女對父母有更大的責任,孝順父母是天經地養的;可是對西方人來說,孩子並不是父母的私產,父母生下孩子前,並沒有經過孩子同意,他們才對孩子有更大的責任,既然決定要生下孩子,養育孩子是天經地義的,而兒女是對自己負責。

台灣,以及亞洲先進現代化國家,愈來愈往個人主義的方向發展,衝撞過去的傳統倫理觀念,今天父母和兒女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親子認同關係呢?其實,在我們這樣的亞洲後發性現代社會,不同輩之間恐怕也存在著不同的水平身分認同,因為畢業教育和社會觀念已經天差地遠了。然而,在《背離親緣》提到的各種案例,卻是生下來就無法改善的。

最後,我如何面對自己?

本文一開始談到的那個孩子就是我自己。其實我從小就有亞斯伯格的症狀,在我成長過程中,充滿社交焦慮的各種痛苦。我小時候的自閉傾向,讓父母到處求醫和拜神問卜,小學根本無法適應校園生活到高中都是唸放牛班。這還不止,因為出生時缺氧缺了十幾廿分鐘,我有輕微腦性麻痺,動作不僅不協調,很多體育活動無法完成,手指還有輕微略形。中小學時被同學照三餐霸凌就算了,也受到不少老師歧視。

記憶中最痛的一次,是初中三上打字課時,因為輕度畸性的手指,無法以正確的方法用傳統打字機打字,就用兩根手指打,老師看到時我時,我解釋給她聽,她說沒關係。沒想到,她轉了一圈,十分鐘後又看到我用兩根手指打字,就發飆了在班上暴走,痛罵了我一頓。我當下覺得震驚和莫名奇妙,只好打電話問媽媽能不能寫信去學校免除我上打字課,老媽只丟下一句「不寫,你不是殘障」就掛電話了。我無法明白,為何她們會這樣不公平地對待我,當晚哭了一整晚,後來乾脆罷交打字課作業。沒想到,打字機在我上高中時就被電腦徹底淘汰了Y(^^)Y

typewriter-146256236385b

我一直不解為何老媽無法寫一封信給學校免除我上一堂不重要的課的惡夢。《背離親緣》讓我回憶起很多成長時期尋求認同的痛苦。儘管吃盡苦頭,我早瞭解人生是苦的,還好我佛慈悲,所以沒自暴自棄、自怨自艾一輩子。過去我對自己為何生成這部德性感到非常憤怒,但是苦盡甘來,那些痛苦的人生經驗,就像是歷劫歸來的豐富收獲。回首過卅幾年,我真要感謝我父母給我這樣獨特的身體,讓我有很多獨特的好故事可以打嘴炮,感謝他們努力養育我成人,給了我最好的教育!

《背離親緣》可以給讀者許多極為震撼的閱讀經驗,原來包容與愛,是人生最有挑戰性的功課!相由心生、煩惱即菩提,諸多的不完美,也能各自譜多美妙的生命樂章!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 The Sky of Gene。

The post 那些背離親緣而與眾不同的孩子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塞爾登先生的南中國海地圖

$
0
0
655px-South_China_Sea_claims_2

南海爭議。圖/Voice of America,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最近南海主權問題極為敏感,台灣參了一腳,馬來西亞也參了一腳,更甭提中國和美國簡直就是劍拔弩張。美軍第七艦隊所屬「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一度在巡洋艦「莫比灣號」和「安提坦號」、驅逐艦「史托克代爾號」和「鐘雲號」的伴隨下,正駛入南海。雖然膚淺的主流媒體從未全面完整地探討這個問題。

南海是一個位於東南亞,被中國大陸、台灣本島、菲律賓群島、馬來群島及中南半島所環繞的陸緣海,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東南亞國家對南海有不同的稱呼,如越南稱其為東海(越南語:Biển Đông/㴜東),菲律賓則稱其為呂宋海(他加祿語:Dagat Luzon)或西菲律賓海(Dagat Kanlurang Pilipinas)。中國漢朝、南北朝時稱其為漲海、沸海,清朝以後逐漸改稱南海,並延續至今。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及英殖民時期的香港等從國際上通用的英語名稱「South China Sea」稱之為南中國海(馬來語:Laut China Selatan;印尼語:Laut Tiongkok Selatan)。

南海海域面積有 350 萬平方公里,有超過 200 個無人居住的島嶼和岩礁,被合稱為南海諸島。除了是主要的海上運輸航線外,南海還可能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因此圍繞南海海域及島嶼的主權爭議,一直被視為亞洲最具潛在危險性的衝突點之一。中國政府認為其對「南海」的主權是不容質疑的,其他國家也不放棄其對南海海域的主權要求。目前,中華民國、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南海週遭國家均宣稱對南海諸島或部分島嶼擁有主權,是一個極為敏感的地區。

一張 350 年沒人注意的古地圖,意外引發的故事

不僅南海周圍的主權國家都來參上一腳,連英國人也不甘示弱!《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香料貿易、佚失的海圖與南中國海》Mr. Selden’s Map of China: The Spice Trade, a Lost Chart and the South China Sea)就是要揭示一個和南海有關的歷史故事。

1659 年,倫敦的商業律師、政治活動家及前國會議員約翰‧塞爾登(John Seldon,1584–1654)把他的遺物送給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 in Oxford) 。塞爾登先生是倫敦的「東方通」,贈送給博德利圖書館的一張長 160 公分、寬 96 公分的巨大中國古地圖,卻在圖書館內沒沒無聞地待了長達 350 年。

點擊看大圖。

2008 年,美國南喬治亞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羅伯特‧班切勒(Robert K. Batchelor)等人訪問牛津大學時,發現這張不可思議的中國古地圖。為何那是個不尋常的地圖呢?因為這張手工彩繪的地圖,繪製了大面積的海域,地圖中心也非中國,而是爭端四起的南海,把整個中國大陸擠到地圖左上方,一半的版面繪滿了中國南部沿海、東亞、東南亞海域和島嶼,地圖對中國以外世界描述得異常精準,一點也不像中國歷朝以天下自居的態勢。

塞爾登地圖的範圍北起西伯利亞,南至今印尼爪哇島和馬魯古群島(香料群島),東達北部的日本列島和南部的菲律賓群島,西抵緬甸和南印度,比任何明朝地圖覆蓋的範圍廣許多,呈現的並非明朝人所認知的領土。可是地圖上無疑全都用中文標示,老外在狀況外是正常的,可是任何有中文閱讀能力的人都不會懷疑那是張中國地圖。

長年研究全球史的班切勒發現,這不是一般的中國古地圖,而可能是一張珍貴的明朝遠洋航海圖!塞爾登地圖一條條依稀可辨的細線標示了六條東洋航路和十二條西洋航路,從福建泉州延伸而出把中國福建沿海與東南亞各港口連接起來,揭示了明朝福建海商在海外的活動範圍、航海路線和主要港埠等資訊。這顯示明朝雖然有「尺板不得出海」的海禁,可是山高皇帝遠,當時官方未知的貿易量據說高得驚人。

 著迷中國的外國人,說中國歷史

《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藉由塞爾登地圖,呈現了 17 世紀中國在東亞及東南亞地區的海外貿易,以及中國在亞洲海洋世界中的位置,這可是連福建人的後裔可能都未必知道的。對當時海洋貿易有重要地位的台灣而言,也是瞭解自己歷史的好資料,對我這閩南泉州後裔來說,也能瞭解祖先的過去。 卜正民是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教授,曾任英國牛津大學邵逸夫漢學講座教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歷史系教授等。他研究以明朝社會文化史、全球史為主,著述豐富,包括《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等書。

《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中,塞爾登和英國 17 世紀幾位為中國著迷的學者,在早期現代歷史中持續地強化著中英兩種文化的聯繫,《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還牽起塞爾登和一位改信天主教的中國人沈福宗(Michael Shen,1658-1691),他是南京醫師之子,耶鮮會傳教士柏應理的弟子,在 1680 年代之間進行了中英文化交流。沈福宗與博德利圖書館助理館長湯瑪斯‧海德(Thomas Hyde,1636-1703)合註了塞爾登地圖。

南海最混亂的,是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倒底幾個「中國」,搞得我好亂啊)宣稱主權的海域,可是卻和許多東南亞國家的領海重疊,各家都有各家的法理依據,搞得大家都好亂啊。《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也來漟渾水,探討早期法津如何定義領海概念,塞爾登本人寫的《閉鎖海洋論》(Mare clausum),主張國家擁有領海主權。

《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中還講述了公海上的航行經驗,卜正民把中西的航海技術的異同描述得很詳盡生動,例如水手如何使用羅盤等等,彷彿讓人身歷其境地在大海中航行。塞爾登地圖有個詭異之處,就是有羅針圖及尺,因為中國地圖從不出現那樣的東西,《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書中也比較了諸如此類中國和西方地圖表現手法的不同之處。

《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結合了傳記、歷史和科學,生動地講述了一個謎團,雖然最後我們還是不知塞爾登地圖的原作者以及製作的目的,可是卻令人大開眼界。除了塞爾登地圖,《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還談了本《順風相送》,其副頁有一行拉丁文,是明朝的一部海道針經。現存鈔本也被收藏在博德利圖書館,著者姓名及成書年代不詳,封面有「順風相送」四字,因此得名。《順風相送》內容豐富,包括氣象觀察、天氣預報、危險警告、指南針導航紀錄、天文導航紀錄、水文觀測、地文觀測紀錄、拜神等等,簡直就是當時的航海百科吧。

《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這本由一位加拿大學者寫的和中英關係有關的歷史,雖然讀起來頗有趣,可是對真正在南海周遭生活的人來說,恐怕還是有點隔靴搔癢的感覺。南海曾經對各國商人來說是重要的商路,可是我們對南海的認識,卻要透過老外的書寫,那片南海究竟又是誰的南海?南海的古往今來,和南海有關的諸國,又能否心平氣和地客觀研究出我們所共有的南海歷史?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The Sky of Gene。

The post 塞爾登先生的南中國海地圖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重溫經典的科普好書──讀《混沌:不測風雲的背後》

$
0
0

1993 年科幻經典電影《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爆紅,炒熱了許多科學話題,例如基因工程、恐龍 DNA 的取得,還有暴龍的奔跑速度、以及恐龍是否為恆溫動物和有視覺行為等等。片中雖然只是簡單一提,卻已引起世人矚目的是,黑衣神經質數學家所解說的「蝴蝶效應」,說什麼一隻蝴蝶在北京拍動翅膀,可能在地球另一端的紐約掀起風暴。

這就是混沌理論的蝴蝶效應,指在一個動態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後來在 2004 年上映的一部科幻電影就是《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影片裡原先看似無關緊要的小變化,到最後可能會導致起初無法預期的後果。

要知道混沌理論是啥咪碗糕嗎?《混沌:不測風雲的背後》Chaos: Making a New Science)是本必讀經典好書。《混沌》是天下文化的第一本科普書,也是台灣第一本科普暢銷書。這本好書開啟了科學人文系列科普的的濫觴,間接造就了科普書的黃金時代。

《混沌》的原文版在 1987 年出版,四年後臺灣出版了繁體中文版,今年再出第三版,轉眼就過了 25 年,我也從高中生歷經大學生、研究生、博士後到新進助理教授。雖然在這廿幾年來,混沌理論有了新發展,可是這本 25 年前出版的《混沌》,迄今仍是理解這門學問的誕生不可式缺的必讀讀物,是歷久不衰的經典。

雖然已經過了廿幾年了,我還忘不了當初在馬來西亞,一個高中生在書展中邂逅這本書的感動。在馬來西亞的一個小鎮,沒有像樣的書店,我們只有在中華商會辦的小書展中,才偶爾能找到新出版的好書。想當年,我們在馬來西亞吃頓飯,只要台幣十幾塊,一本台灣出版的新書,要我們至少廿幾頓飯的飯錢(想像一下要一個台灣高中生花一千多塊錢買本科普書吧)。

 

記得當年在峇株巴轄的中華商會的小書展,展出了天下文化科學人文的其他書籍,我幾乎放學有空就去逛。逛了幾次,存夠了錢想買本書,也只買得起一本,那就是《混沌》了。後來還是有空就去書展,天天翻其他書,可是翻來翻去,還是買不起其他書了。《混沌》是我第一本科普書,有陣子也是唯一一本吧。

一個高中生,怎麼可能懂得和混沌理論有關的高深數學?更何況我的數學還不太好,一個馬來西亞小鎮成績不太好的高中生,能有多少科學素養?

然而,《混沌》這本書,最神奇之處就在於,作者葛雷易克(James Gleick)的寫作功力實在太深厚了,《混沌》就是讓我看得津津有味。我很慶幸,第一本讀的科普書是《混沌》,讓我對科學的世界,嚮往得不得了,所以願意歷經艱辛投身科學事業。

過了十幾年,我終於到了美國深造,在唸博士班時,在狀況外就選修了門「族群生物的數學模式」課,一開始就被微分方程等嚇到了,撐到學期中,老師連混沌方程式都端上來了,當時才知道混沌理論在生態學上有廣泛的應用。簡單來說,許多生物族群在數量上的變動,有些條件些微的改變,會造成很巨大的不同結果,也是典型的非線性系統。

《混沌》這本好書,裡頭並沒有太多嚇人的數學方程式,在飛機上讀,不會像賓州大學經濟學教授因為在機上寫微積分,被乘客誤認為那些難以辨認的文字是恐怖活動暗號,被安檢人員約談而導致班機延誤。因為書中沒有多少奇怪的數學符號,不過倒是有很多碎形幾何的有趣圖案,如果那也能被誤認,那就乖乖上報宣傳一下《混沌》這本開啟科普書黃金時代的好書吧。

《混沌》主要要談的,其實是一群科學家的故事。

這群科學家,大多深居簡出,埋首在實驗室裡進行研究,意外發現了許多非線性系統的現象。在典範轉移前,他們的發現未必被科學社群認可,有些甚至被誤認為異端邪說。例如最早期在應用計算機時,非線性系統中初始條件微小的改變造成很不一樣的結果,大部分科學家都可能認為是程式有誤吧,只有少數敏銳的科學家鍥而不捨、排除萬難地對異例追根究底,才發現混沌的有趣世界,然後才產生了典範轉移,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

天有不測風雲,難道預測天氣比把人送上月球難嗎?

過去科學家一直以為只要收集到了足夠多的數據,就能精準地預測,可是混沌理論讓我們瞭解到原來參數的微小差異,就有天翻地覆的結果。除了大氣科學,混沌理論也廣泛地應用在許多自然學科中,包括數學、生物學、資訊科學、經濟學、工程學、金融學、哲學、物理學、政治學、人口學、心理學和機器人學等等。

除了著名的蝴蝶效應,混沌理論中,另一個能讓門外漢著迷的是,《混沌》書中彩頁的曼德博集合。那是一門所謂的「碎形幾何」,其定義是:「一個粗糙或零碎的幾何形狀,可以分成數個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至少近似地)是整體縮小後的形狀」,看起來很抽象吧?簡單來說,就是自然界中,有些東西有精巧的形狀,可是仔細瞧瞧,那些形狀是一直重複的,例如雪花。

640px-Mandel_zoom_00_mandelbrot_set

曼德博集合是碎形中的一個很有名的例子。圖/wikimedia commons.

「碎形幾何」革命性地讓我們對許多生物現象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例如蕨類植物的葉子,還有我們身體裡的血管、神經、氣管、腎小管等等的構造,都有其「碎形幾何」的道理在。

我的一項主要研究工作,是探討羽毛多樣性的遺傳基礎,羽毛也是個碎形構造,有羽軸加羽支,羽支和小羽支又重複相似結構,小羽毛和羽小鉤又再重複。血管、神經、氣管、腎小管、羽毛的碎形構造,讓有限的基因就能控制這些器官複雜的網路,計多基因也可以一再被用在構建不同器官上。

「碎形幾何」除了重複性,還有其他有趣現象,例如維度可以非正數,還可以有分數,例如 1.2618 等等,創造「碎形」一詞的數學家本華.曼德博(Benoît B. Mandelbrot, 1924-2010)在 1967 年的經典論文〈英國的海岸線有多長?〉現在還有人提出來讓學生思考討論。

混沌理論當然不只是有蝴蝶效應和碎形幾何,還有許許多多有趣的現象和模型。《混沌》把混沌理論的發展過程,用很平易近人的方式為大眾述說。據說有些非理工科系出身的朋友,對科學發展過程的認識就是來自這本《混沌》

如果你當年跟我一樣拜讀過《混沌》,現在是個好時機再拜讀一次,重溫多年前神遊探索科學新邊疆的熱情,如果你沒有讀過《混沌》,也還是歡迎來讀這本經典,體驗科學家探索未知世界的樂趣。

本文原刊登於故事「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The post 重溫經典的科普好書──讀《混沌:不測風雲的背後》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讓科學界的性別議題不再是議題——《數學女鬥士徐道寧》推薦文

$
0
0

J 編按:本文為紀錄片《數學女鬥士 徐道寧》推薦文,關於數學家徐道寧老師的介紹,請見〈台灣第一位數學女鬥士徐道寧〉。

文/秦一男|淡江大學物理系  

如果一開始就說我跟徐道寧老師的緣份開始於高中數學課本,那就太沒有誠意了,因為我們那個時候每個中學生的數學課本,都是徐老師編輯的;更何況,那個時代高中課本上的每個編著者對我們來說,其遙不可及的程度可是遠遠的超過今天的偶像。

mathbook

徐道寧老師所編著的數學教科書。

數學老師的德文課

真正受教於徐老師,得等到我大學三年級,選修了徐老師的「科學德文」。選修這門課,一方面是上大學前就莫名其妙地懷抱著到德國留學的夢想,也因為想不透過翻譯看看物理學前輩們的文章。有別於其他的德文課,徐老師在課堂上不談會話,(比較)不注重發音,而是把精力放在德文文法上,因為這門課的重點不在指望我們經過一個學期兩學分後可以講流利的德文(事實上德文系四年畢業的學生也不見得做得到),而是希望我們能用字典看懂我們想看,又沒有翻譯的科學文章。

研究所畢業,服完兵役後,我也順利的申請到了台北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DAAD)的獎學金,準備到德國念書。在出國前,徐老師還讓我們幾個要到德國留學的學生,每週有固定的時間到她家練習德文。這回一方面我們已經在校外上過一些德文會話課,另一方面也因為我們真的要去德國過日子而不僅僅是看文章,所以多了些會話練習。到了德國之後才發現,因為徐老師的文法課打下的基礎,讓我和其他外國學生比起來,德文進步很快,也更能讓德國人覺得,我講的不只是可以被聽懂的德文,而且還是「正確的」德文。

就像片中介紹的,徐老師的每門課都是自己編寫講義,不過不只是數學,其實德文文法也是。這份文法講義還在我家的書架上,至今仍是重要的德文文法參考資料。

x

圖/女性影像學會提供

不過,我一直以為徐老師應該早就退休了,不見得還住在清華的宿舍;所以雖然應當時沈君山校長的邀請回清華兼了幾年課,但是一直只把這份感謝放在心中。很感謝本校的王尉慈教授執導了這部紀錄片,才讓我又有機會再和徐老師取得聯繫。就在2015年的耶誕節前,我又回到清華大學西院宿舍探望徐老師;更令我驚訝的是,她不僅僅記得我,還記得我曾經幫我當年的碩士指導教授吳秀錦老師帶過小孩(剛好是徐老師的鄰居)。閒聊中徐老師公子口中提及的 Onkel Fischer ,也是徐老師當年的老同學,他寫的教科書則是德國常見的數學教科書。

科學界的性別議題

做為一個男性的科學家,當然不會覺得在求學或工作領域上,有什麼值得特別注意的性別議題。但是隨著生活經驗的累積,讓我有幸認識許多女性的科學家。我在清華碩士班的指導教授吳秀錦老師是位女性原子核物理學家;我三十年前在清華唸書的時候就帶過很多資優班的女高中生,出國前還曾經在北一女擔任過一年科研社物理組的指導老師,回國後又因為北一女老師的邀請,帶了兩年的天文讀書會。後來在清華兼課,以及中研院天文所的暑期大專生計畫當中,也有不少女性學生。現在任教的淡江物理系,於畢業後繼續到其他學校天文研究所升學的同學中,也以女性為主。

c

圖/女性影像學會提供。

上述的這些女學生當中已經有不少人投入科學研究或是高等教育的領域,或是正在求學中。和徐老師年輕時的環境相比,整體而言女性的地位已經提高很多,但是科學社群中依然是男性為主的。不過若以為國外,尤其是歐洲的科學界中女性的地位較平等,那就太天真了,其實他們所面臨的性別問題絕對不亞於台灣。徐老師的老師的老師,知名的女性數學家 E. Noether ,當年就是在哥廷根大學破天荒的成為數學系的第一位女教授,因為在她之前法律不允許。

高雄師範大學的蔡麗玲教授在博士論文研究期間還特別來找我訪談,當時我就舉一個很直接的例子:就我所熟悉的物理領域而言,學生當中女性約佔了十分之一,這點在台灣以及德國都是類似的;但是,大學的物理系教授當中,台灣的女教授比例約亦佔 10%,但是在德國恐怕只有 1% 到 3%。

女人何苦難為女人!

這幾年下來和這麼多女性科學家相處的經驗,我反而覺得有個觀念沒能有大的改變,套用一句通俗的說法:「女人何苦難為女人!」就如片中徐老師自己說的,他當年高中的數學老師覺得女生學數學沒那麼重要,而那位老師還是位女老師。在淡江教授通識課程時,我常常會在期末問我的學生們,在過去求學過程中,是否有人告訴他們女生不要念科學。所幸這幾年回答「是」的比例已經非常低;但是若問他們是誰對他們這麼說的時候,最常聽到的答案仍然是「媽媽」或是「女老師」。

這幾年我和幾位老師們在從事奧林匹亞地球科學競試的選訓時,幾位男老師特別注意到是否該考慮性別平衡的問題。希望藉由王教授的這部紀錄片,可以啟發更多年輕的生命投身科學研究。畢竟,欣賞並了解自然的美麗不應該是特定族群的專利,希望最終可以達到性別議題不再是議題的目標!


DVD封面圖檔

 

 

本文為《數學女鬥士 徐道寧》紀錄片推薦文

 

The post 讓科學界的性別議題不再是議題——《數學女鬥士徐道寧》推薦文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不可思議的暗黑醫療史

$
0
0

甲骨文是刻在獸骨或龜甲上的象形文字,是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的。甲骨文被埋沒了近三千年,直到晚清官員、金石學家王懿榮染疾服藥,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偶然在中藥中的龍骨上發現了古文字,才開啟甲骨文研究的濫觴。

Zhou-inscription

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的甲骨文。

原來中藥裡的「龍骨」,一般是指遠古動物的骨骼化石,中醫認為其可以入藥,有治療咳逆、瀉痢、便血的作用。後來,甲骨代替龍骨,用於藥用。可想而知,許多甲骨都都被當藥吃下肚了。不過不要以為只有我們祖宗無知,蘇上豪醫師的《暗黑醫療史》告訴我們,西方人也曾經把木乃伊磨成粉當藥吃啊。

蘇上豪醫師的寫作功力真令人折服,讀了《開膛史》,我立馬成了他的粉絲。蘇上豪醫師旺盛的好奇心和幽默風趣的文筆讓人讀他的書時,真能欲罷不能。蘇醫師在行醫的忙碌生活中仍筆耕不輟,迄今已寫了兩部小說《國姓爺的寶藏》《DNA的惡力》,以及三本醫學史的醫普書(請參見〈借刀醫人的開膛史〉與死神搏鬥的鐵與血之歌DNA的惡力之迷)。前二部醫普書《開膛史》 和《鐵與血之歌:一場場與死神搏鬥的醫學變革》主要是探討成功的外科手術和各種發明等等。《暗黑醫療史》卻是要揭示醫療史上的諸多失敗或無效醫療行為,甚至是治病反致病的,中今中外都有。

《暗黑醫療史》的故事中,有人們曾把木乃伊磨成粉當藥和植入羊睪丸來重振雄風的,更噁的是喝尿有病治病、無病強身,還有取死人的脂肪當藥膏以及拿陣亡士兵的牙齒做假牙等等。這些還不打緊,沒想到過去連乳牙都被醫生胡搞而讓許多兒童喪命,還有用放血治相思病,用現今無法想像的方法治療手淫,看了真叫人捏了把冷汗。

doctor-563428_640

《暗黑醫療史》讓我們慶幸,能生在這個醫學昌明的時代,雖然醫學還未解決所有人類健康和疾病的問題,可是我們現在的平均壽命已經顯著遠高於我們的祖父母輩,而且過去動不動屍橫遍野的傳染病,現在已經很罕見了,所以伊波拉的疫情才有相當的震撼力。其實,只要不必再遭受《暗黑醫療史》裡頭提到的那麼胡搞瞎搞醫療行為,就很令人感到三生有幸了!

《暗黑醫療史》還述說了許多醫學上不為人知的歷史真相,例如為何要守靈?醫師袍原來是黑色的?醫師罷工居然讓死亡率下降?原來鴉片戰爭和東方文華酒店有關?兒童樂園的遊戲原來是用來治療精神病的?沒有學歷的外科高手?首先發現肥胖會導致疾病的不是醫師?還有野蠻與文明的一線之隔的醫療行為,例如各文化對月事千奇百怪的禁忌?代替老婆坐月子的產翁?迷信也會提高死亡率?把解剖秀當娛樂的小開?以及其他故事等等。

讀了《暗黑醫療史》,真令人鬆了口氣再也不必被那樣胡搞瞎搞。但是我們也沒別一味責怪那些胡搞瞎搞的醫師們。畢竟當醫師的,有誰不是想要妙手回春?人類的科技和知識,本來就是建立有許許多多的試錯上,如果沒有先輩們的各種試錯,我們現在恐怕還在茹毛飲血呢。

蘇上豪醫師的博學多聞,提供了我們許多醫學知識。除此之外,《暗黑醫療史》也揭露出,現代醫學的基礎雖然是建立在科學方法上,但是醫師也好、科學家也好,只要是人都有七情六慾和各種偏見缺點,所以才會有那些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暗黑醫療行為。我們也不必一味嘲笑過去那些荒謬的醫療行為,因為即使現在號稱醫學和科學昌明了,仍有許多人誤信網路謠言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或者不聽醫囑吃偏方而加重病情甚至喪命。人性千古以來都是一樣的,或許我們也甭奢望各種暗黑醫療行為會徹底絕跡。

還好只要掌握對的科學方法,我們人類的科技和文明,仍舊能夠在曲折的道路上往正確的方向前進,所以我們才能享受到現代醫學帶來的各種福利。如果有天我們的子孫也認為我們今天的一些習以為常的醫療行為很胡來,我們就該為科學的進展慶賀一番了呢!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The Sky of Gene。

The post 不可思議的暗黑醫療史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歷史課聽不到的醫療八卦奇聞

$
0
0

歷史不該是一堆該死……背的年代和大事等等,高手就是能從中耙梳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知識,就像武林高手,草木皆可為劍一樣,把許多一般史家視為草木的枝節,化為倚天屠龍寶劍。

其中一位高手,就是澳門鏡湖醫院心臟內科醫生譚健鍬醫師。只要讀了他的《病榻上的龍──現代醫學破解千年歷史疑案,從晉景公到清嘉慶 25 位帝王病歷首度揭密》《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那些帝王將相才子的苦痛》,就很難不被他的高強功力震懾而成了他粉絲,甚至恨不得能當他的書僮。只要是他的書,就一句話,「必讀!」

博覽群書的譚健鍬醫師,內力就是太高強了,他豐沛的歷史、文學和醫學知識,能從大量史料典籍中,明察秋毫地發掘出歷史名人各種千奇百怪的疾病,寫出來的報導,還能讓人如親臨現場。

在他的新書《歷史課聽不到的奇聞:那些你不知道的醫療外史》中,他隔了歷史時空長河問診把脈,診斷出了 51 個病例,讓我們能夠突破歷史課本的限制,從病中發掘歷史名人的八卦和生活。這根本就是病歷版的人間異語吧? 舉例來說,秦始皇焚書坑儒皆因佝僂症?為關公刮骨療傷的其實是無名軍醫?美食家蘇東坡嗜吃河豚,差點去見死神?女詞人李清照因太瘦導致不孕?努爾哈赤用溫泉療傷,反而一命嗚呼?明朝畫家徐渭的藝術成就,來自精神分裂?康熙帝愛吃肉,導致中風?北洋艦隊將領流行用鴉片殉國?蔣介石的牙齒到底出了什麼毛病?

與《病榻上的龍》、《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二書各廿五篇工整文章篇幅不同,《歷史課聽不到的奇聞》顯得更為奔放,每篇文章的風格和篇幅以及結構都有差異。據譚健鍬醫師自己的說法,他用牛雜這道港澳街道美食為比喻,說明《歷史課聽不到的奇聞》 的隨意性。牛雜由牛的內臟煮成,包括牛胃、牛腸、牛心、牛肝、牛腎、牛肺、蘿蔔及牛沙瓜等等,通常以濃郁的柱侯醬汁調味。在街邊吃牛雜,不必在乎餐廳禮儀,可以肆意狼吞虎嚥地大塊朵頤。

640px-Beef_tripe_rice_noodle

一碗牛雜中,包括了牛一身的所有內臟,《歷史課聽不到的奇聞》也肆意包羅萬象,也談皮毛之道,也談肌膚之理,不僅探討疾病,也論說食療。圖/由Dennis Wong@flickr, CC BY 2.0, wikimedia commons.

另外,牛雜也有多樣性,沒有必定要加的料或不加的料,一碗牛雜中,包括了牛一身的所有內臟,《歷史課聽不到的奇聞》也肆意包羅萬象,也談皮毛之道,也談肌膚之理,不僅探討疾病,也論說食療,除了身上的病痛,也觸及精神心理,揭示中國解剖學,也披露中西醫學精神還有醫德等等。

是的,《歷史課聽不到的奇聞》就像碗香噴噴的牛雜,整碗牛雜內,有入口即化、爆漿彈牙、香 Q 可口的好料,整碗牛雜吃下來讓人甚為心滿意足、齒頰留香。稍嫌不完美之處在於,有些少數篇幅太短,意猶未盡時就盡了,有些少數篇幅卻實在太長,如同嚼蠟。而且,既然是歷史醫學偵探,則不必拘泥傳統道德批判,這還是留給讀者自行判斷是非對錯較好。不過瑕仍不掩瑜,像譚健鍬醫師這樣中西醫、文學和史學造詣都高超的高手,世間少見!這就像是位內力、劍術、醫術都高強絕頂的高手,能獨霸武林了吧?

雖然醫師這一行在台灣健保制度下愈來愈血汗,可是醫學系仍吸引了最聰明的學生就讀,儘管許多學生最有興趣的科目不見得是醫學。譚健鍬醫師做了一個良好的示範,讓我們知曉,醫者可以關懷的層面甚多,不必拘泥在醫界才有了不起的成就。醫者最關注的還是活生生的人,儘管書中主角都已作古了。 一位醫師一生能救治的人還是有限,可是像譚健鍬

醫師一手握聽筒,一手執筆,醫治的還有讀者求知的饑渴,還在古人留下的丹青身影錦上添花,豈非更上層樓的醫學成就?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The Sky of Gene。

The post 歷史課聽不到的醫療八卦奇聞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Gene思書齋】這些歷史名人是否非死不可?

$
0
0

skull-823048_640

日常生活中常聽見的詛咒,有「不得好死」或「安怎死都莫宰羊」等等,看來知道自己怎麼死,還有最好是有尊嚴的自然死,是一個人一生中,堪稱最幸運和幸福的事之一了!

既然這是人類最想追求的事……哦不對,人類最希望的不是永生不死嗎?

永生不死幾乎可以確定是不可能的,別再自欺欺人了。人生中所有人唯一確定的事,就是一定會死,任何偉人、帝王、宗教崇高的教主和先知都不例外,生老病死本來就是人生中注定要面對的苦。

好吧,既然永生不死是絕對不可能的,那麼「得好死」呢?這可能又成了人生中最不可預測的事之一了,有多少人能確定自己一定會「得好死」呢?人類歷史上,恐怕大多數活過的人,是因意外、戰爭、謀殺、生病而死的,只是拜醫學的進步,我們能活得愈久也愈能有尊嚴地死。

雖然現在仍然有許多電視電影中熟悉的場景會不時上演,那就是醫生走出病房、手術房或急診室,對著家屬說「我們真的盡力了……」可是拜醫學和科學昌明所賜,有許多過去必死無疑的重傷和重病,現在不但可能苟延殘喘,甚至可能完全康復。

也因為如此,過去家常便飯的死亡事件,現在對親友家屬,成了晴天霹靂的大打擊。三不五時就要習慣死亡,怎會哭天搶地呢?古早時代,大多數幼兒都未必能長大成人,更甭提許多婦女死於難產,人命恐怕真的比較賤。而今天確實比過去難死了,難死到還要先立遺囑以避免使用維生儀器苟延殘喘,或者難死到家屬要花費數十年照料失能的親人。

如果他們生在現代,會怎麼死?

先不管自己會安怎死,你知道歷史上的名人們是怎麼死的嗎?如果他們生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雖然他們仍注定最終一定會死,可是死法會有差嗎?

為了探究歷史上有名的死亡事件,還有研究命案假使發生在今天,這些死者是否仍非死不可?劉育志和白映俞這對醫師夫婦 cosplay 成了福爾摩斯和華生,一同潛入歷史命案現場,玩起 CSI 遊戲,為現代人解析名人們的真正死因,追擊害死他們的元凶,開出了死亡證書合集《難道他非死不可:現代福爾摩斯解密死亡醫學》。過去沒有「非死不可」(Facebook),所以他們就只能玩真的「非死不可」嗎?

據說,死亡有兩次,一次是肉體的死亡,一次是終於被世人遺忘。「生有輕如鴻毛,死有重如泰山」,一般人像小弟我輕如鴻毛,死後恐怕很快被親朋戚友遺忘,但歷史上有過種種轟轟烈烈壯舉的偉人名人,當然是重如泰山的。

能拿到小志志夫婦開的死亡證書的名人,有贏得南北戰爭、解放黑奴的林肯(Abraham Lincoln, 1809–1865),也遭暗算的美國廿任總統賈菲德(James A. Garfield,1831–1881),還有慘遭暗算的美國廿五任總統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1843–1901),被放血放到死的美國國父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1732–1799),血壓高到爆的小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1882–1945),提出劃時代相對論的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飆車飆到死的阿拉伯的勞倫斯(Thomas Edward Lawrence,1888–1935),洋基之光賈里格(Henry L. Gehrig,1903–1941)、傳奇的天王巨星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1958–2009),創造蘋果傳奇的賈伯斯(Steve Jobs,1955–2011),偉大的居禮夫人(Maria Curie,1867—1934),終結冷戰的雷根(Ronald Reagan,1911–2004),還有慘遭惡性高熱、血友病、伊波拉出血熱和流感荼毒的人們。

706px-Lou_Gehrig_as_a_new_Yankee_11_Jun_1923

被稱為「洋基之光」的棒球一壘手賈里格(Henry Louis Gehrig),在職業生涯中達到連續出賽 2130 場比賽的輝煌紀錄,後因罹患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而宣告退休,於 1941 年病逝。圖/By Pacific & Atlantic Photos, Inc – Heritage Auctions,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除此之外,小志志夫婦還要成為死亡流言終結者,告訴世人:落地人頭會說話嗎?死後有沒有知覺嗎?生龍活虎的無頭人可能嗎?死人也能射精嗎?死人骨頭可以治病強身嗎?死後肉體如何變化呢?死後為啥會出現屍斑呢?死人可以復活嗎?屍體為啥會硬梆梆呢?毀屍滅跡難不難呢?永生不死如何實現呢?靈魂究竟有多重啊?電流如何殺死人呢?

為了開出令人心服口服的各式死亡證書,《難道他非死不可》除了還原歷史現場,當然要用小志志夫婦最擅長的醫學專業來提出各種醫學見解來說服大家。《難道他非死不可》為我們解析,有些傷病如果發生在今天,確定只是小 CASE 一椿,不過卻還是有連今天的神醫都難救的疑難雜症,仍要節哀順變。

死亡是天注定的,問題只是人活得精不精彩和有沒有意義。與其裝著死亡不存在,還不如搞懂人會怎麼死,來讀一讀《難道他非死不可》吧。雖然下面要說的話這看來怪怪的,不過理性一些,還是祝大家都得好死吧!

《難道他非死不可》 from Readmoo電子書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The Sky of Gene

The post 【Gene思書齋】這些歷史名人是否非死不可?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Gene思書齋】種子的大勝利

$
0
0

索爾.漢森(Thor Hanson)是位優異的科普作家,他的《羽的奇蹟》Feathers: The Evolution of a Natural Miracle)把羽毛在鳥類和人類的功能談得非常風趣(請參見〈鳥羽之美:台灣版《羽的奇蹟》〉〈鳥羽之美:鳥為何有多彩多姿的羽毛?〉),但他不算是鳥類學家哦,他更專精的是植物生態學,他有植物學碩士學位,而唸博士時則有一部分是在研究雨林樹木的種子。可是他居然還沒寫本有關種子的書,直到他兒子牙牙學語時,把SEED(種子)發成了HEED(注意),才讓他重新思索了種子。

pexels-photo

索爾.漢森在《種子的勝利:穀類、堅果、果仁、豆類、核籽如何征服植物王國,形塑人類歷史》The Triumph of Seeds: How Grains, Nuts, Kernels, Pulses, and Pips Conquered the Plant Kingdom and Shaped Human History)的妙筆生花,讓我們認識到種子這玩意兒的發明,是多麼了不起的演化大創新,讓種子植物在陸地上開枝散葉地繁衍生息;形形色色的種子突破了五花八門的難關,不僅為世界增添了多彩多姿的趣味,也滋養和孕育了我們的身體及文明,不啻是整個生命界的大勝利!

雖然漢森的博士論文研究雨林樹木的種子,但種子的學問實在太博大精深了,所以他還是四處請教專家,還有弄了各種種子在他家後院做了實驗,他也參加了研討會,去見識一下遠古的森林,《種子的勝利》是他探索種子的自然史和文化史的遊記。

不管樹木有多巨大,全都是來自一顆顆小小的種子。《種子的勝利》並非要探討種子如何長成大樹,像逆流而上的魚一樣來勵志一下,《種子的勝利》要談的就是種子本身!漢森在《種子的勝利》探討了種子的五力——滋養力、統合力、耐受力、防衛力、移動力。雖然只是列舉了種子各種能力的冰山一角,但卻不斷在每一章中富含令人嘖嘖稱奇的故事。

   

無所不在的種子

原來種子的原力無所不在,我們文明的發展其實就是建立在各種各樣種子的利用上。種子,其實不是生來給人類食用的,它們是植物為了後代而準備的便當,目的無非是為了傳宗接代,在地球上生生不息。有些植物是用糖類如澱粉為主製作便當,可是有些卻用油脂,有些還有大量蛋白質,為何會有不同選擇,植物學家也還未完全瞭解。巧妙的是,這些帶著便當的嬰兒,能夠知道什麼時候是吃便當的最佳時機,有些便當甚至能夠永保千年不朽。為了不讓便當被動物輕易吃掉,各種各樣有趣的便當盒也演化而出,讓漢森為了打開其中一些,要抄傢伙大費周張。

要保護便當,種子不僅只能演化出堅硬的便當盒,也可能演化出各種化學防禦機制,讓吃下去的動物成為天然肥料,或者讓牠們生不如死。種子要面對的敵人當然還不止是動物,還有真菌和其他植物,事實上這世界真的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有些動物吃了果肉,反而幫助了種子傳播。有趣的是,有些防禦性化學物質,在低劑量時,反而能讓人愉悅,例如大量的香料,還有咖啡等等。

seeds-of-various-grains-of-corn-pea-rice-sunflower-and-rapeseed-725x544

種子決定了人類的文明。當初就是有人為了吃種子,把種子播到了田裡,經過好幾個月的照料和等待後,能夠收割種子然後週而復始,於是我們的祖先就定居了。我們以為人類馴化的作物,篩選出再肥美的種子去播種,還改良出了形形色色的品種。可是,其實有可能是那些穀物馴化了人類,讓原本是雜草的它們,在一望無際的農田中繁衍,人類還會為它們除去競爭對手和天敵。進入農耕,我們的祖先的食物種類反而變少了,營養也沒變好(請參見〈潘朵拉的種子之代價〉),反而是我們的社會太養尊處優了,乾旱或穀物短缺時期還造成了羅馬帝國的殞落到法國大革命。

我們人類雖然培育出了各種各樣的種子,可是我們反而食用愈來愈少品種的糧食。我在美國唸博士班時在老闆家轟趴,問老闆怎麼都從不作俄國菜,他回答說因為美國的麵粉和馬鈴薯和俄國完全不同,作不出俄國菜,我才驚覺原來連小麥都有品種之差XD 為了保存寶貴的遺傳資源,各國也興建了種子銀行,漢森參觀了美國農業部的種子銀行。全球最大的種子銀行是挪威的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Svalbard International Seed Vault,Svalbard globale frøhvelv),關於種子銀行和種子的其他面向,可以參考《種子哪裡來?》An Orchard Invisible: A Natural History of Seeds)(請參見〈隱形果園中的種子哪裡來?〉)。

想當年,就是為了尋找肉豆蔻與胡椒這些種子,就促成了地理大發現,哥倫布到死都可能還沒搞清楚他發現了新大陸吧。雖然沒有發現他原本要抵達的亞洲,但從美洲帶回的種子,玉米、馬鈴薯、橡膠、辣椒、可可、菸草、花生、蕃茄、番石榴、木薯、木瓜、向日葵、番薯、四季豆、腰果、胡桃、香草(請參見〈改變世界歷史並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卻深深改變了歐亞的文明,今天有人能想像沒有辣椒的印度菜、泰國菜、馬來菜、川菜湘菜和韓國菜嗎?

咖啡:提神的風味

不過哥倫布大交換也非單向的,帶到美洲的咖啡豆,也改變了中南美洲的農業經濟。咖啡在歐洲的流行,讓泡在咖啡館裡的歐洲人能點燃啟蒙革命。漢森現居的城市西雅圖,就是美國咖啡文化之都,著名的星巴克就是在那起家。漢森為了撰寫《種子的勝利》,到了一家稱作石板的咖啡廳去朝聖,試喝各種風味的咖啡;維也納則是歐洲最早流行喝咖啡的城市,上回到維也納時,也不免俗地去了中央咖啡館朝聖。中央咖啡館(Café Central)開業於 1860 年,在 19 世紀後期成為維也納知識階層重要的聚會地點。「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是詩人彼得‧艾頓柏格(Peter Altenberg,859–1919)的名句,其中的咖啡館就是指中央咖啡館。

中央咖啡館。

可可豆:戀愛的感覺

讓人提神又嗜飲的,還不只是咖啡的種子,還有可可的種子,不僅做成了飲料,也製作成了各種甜點,讓人每吃一口,都能讓腦袋發出愉悅的歡呼。可可樹每個果實中大約可得到 20-25 粒可可豆。可可豆可經加工處理,成為可可餅、可可粉、可可脂等重要食物原料,能夠製作各種巧克力,給人戀愛的感覺XD

棉花籽:南美的歷史傷痕

除了吃喝,棉花也改變了許多國家的命運。當年印度因棉布紡織業而富強,但也因為英國人的各項發明,讓一粒粒的棉花籽竟為工業革命揭開了序幕,結果成本大大比印度還低,打擊了印度經濟後,英國佔領印度成為日不落帝國的殖民地。種殖棉花,讓南方老美發了,但也讓許多非洲奴隸從此離家背景生活水深火熱。美國南北方的矛盾,也造成了上百萬生命的犧牲,還有難以抹滅的歷史傷痕。棉花種子為了隨風傳播而長出的棉絮,在工業革命後,改變了全球各地的服裝,不管是什麼文化背景。幾乎都穿起西式的服裝。

蓖麻籽:致死毒素

種子對人類不是只有滋養而已,1978 年 9 月 7 日,保加利亞異議人士喬治.馬可夫(Georgi Markov,1929-1978)在英國倫敦被人用雨傘刺了一下,由於雨傘尖端藏有包覆蓖麻毒的子彈,且其中含有約 0.45 毫克的毒素,因此使馬可夫中毒,並於三天後身亡。他的死因是在驗屍之後才為人所知,可能的兇手是保加利亞的秘密警察,而毒素可能來自 KGB 的支援。那是從蓖麻籽萃取出來的, 幾乎對所有的真核細胞都具有殺傷作用,能迅速致人於死。

最後《種子的勝利》以基改作物作結。基改作物在台灣引起許多環保團體的質疑,可是我們科學家在實驗室玩基改各種生物已經有超過卅年的歷史了,像是第一型糖尿病病人使用的胰島素,就是基改產品。可是為何基改種子才引起這麼大的爭議,我們可以接受天天滑智慧手機上網,天天吃著化工食品,卻無法接受種子裡有一兩個原本不屬於該物種的基因,是否是因為我們和種子有很深厚的文化連結?

無論你從前關注種子與否,《種子的勝利》能否讓你重新認識我們的世界,讓你讚嘆種子的種種奇妙!

本文原刊登於The Sky of Gene

The post 【Gene思書齋】種子的大勝利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Gene思書齋】下一場全境擴散的人類大瘟疫

$
0
0

茲卡病毒肆虐中南美洲,在巴西已傳出超過四千例的新生兒小頭略形病例。一般成人被感染茲卡病毒,主要會出現類似溫和的登革熱症狀(我得過差點痛死人的登革熱),包括發熱、皮疹、結膜炎、肌肉和關節痛、全身乏力、眼窩痛以及頭痛。這些症狀往往較輕,持續兩天至一週。如果是懷孕婦女感染,經由母親傳染給孩子,可能會造成小頭畸形。病毒最早在 1947 年於烏干達的茲卡森林中的獼猴體內分離出來,因而得名。

就像大部分的病毒傳染疾病一樣,公共衛生專家已警告台灣,茲卡病毒有很有可能入侵台灣,因為台灣氣候濕熱,很適合斑蚊(尤其是埃及斑蚊)的傳播,加上交通便利,這讓公共衛生專家如臨大敵。

除了茲卡病毒,前不久西非伊波拉疫情的慘烈,令不少衛生狀況已堪慮的非洲國家大受打擊;從駱駝傳染人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也一度令許多國家提高防疫警戒;更早之前的 H1N1,在台灣也造成疫情,我也沒有倖免,在家隔離了五天。以上種種令人聞風喪膽的病毒傳染病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人畜共通傳染病

台灣大概在十一、二年前,慘遭 SARS 肆虐,許多人仍印象深刻。我當時也感冒發燒,差點就以為得了 SARS。因為 SARS 的防疫,學校關閉了游泳池,讓瘦骨如材的我,因為不能天天游泳運動,兩個月暴胖十幾公斤,從此身材再也回不去了,這也是人生中最大的痛之一。

SARS 是典型的人畜共通疾病,從啥都能吃的廣東傳出。《下一場人類大瘟疫:跨物種傳染病侵襲人類的致命接觸》Spillover: Animal Infections and the Next Human Pandemic)這本好書,對 SARS 等等人畜共通疾病肆虐人間的過程,有如推理小說般精彩絕倫的描寫。

我在本專欄中介紹過了《下一場人類大瘟疫》的作者大衛.逵曼(David Quammen)的另一本書《致命伊波拉:它藏在哪裡?下一次大爆發會在何時?我們能遏止它嗎?》Ebola: The Natural and Human History of a Deadly Virus)(請參見〈進擊的致命伊波拉〉)。《致命伊波拉》有部分內容就是來自《下一場人類大瘟疫》,可是後者的深廣度更令人折服。大衛.逵曼果然是一流的科學作家暨新聞工作者,在《下一場人類大瘟疫》中,他處理各種各樣不同的人畜共同疾病,從病毒到克立次體都有,可是卻能有條不紊,把各種脈絡用故事的方法清晰地呈現。

在過程中,我們隨著大衛.逵曼冒死到中國南方、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孟加拉、非洲等地遊歷,過程中他和許多當事人以及專家接觸,頗有觀看國家地理頻道的味道,也順便吸收了病毒學、細菌學、遺傳學、流行病學、演化生物學等的知識。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第一章〈亨德拉和死神的灰馬〉就很令人驚心動魄,彷彿就像看電影一樣,相當好萊塢,可是其實更恐怖的是,書中述說的卻是血淋淋的真實事件,那是發生在澳洲這個先進國家的病例。亨德拉病毒感染了馬,然後傳給了人,有人不幸喪命;書中另一個案例,是發生在馬來西亞的立百病毒(Nipah virus),會引發立百腦炎,也會造成人類和其他動物(尤其以豬隻為主)交叉感染,嚴重的可引致死亡,致死率達四成。

立百病毒在馬來西亞的立白新村發現,1999 年 3 月馬來西亞爆發豬場及屠宰場工人腦炎死亡病例。1998–1999 年間馬來西亞有 265 人因接觸感染立百病毒的豬隻感染而致病,其中 105 個病例死亡。那次疫情亦造成馬來西亞近 900 個豬場近百萬頭豬遭撲殺,對業界造成相當大的損失。

其他有名的病毒,還有禽流感、西尼羅河病毒、馬堡病毒和狂犬病毒。狂犬病應該是最著的人畜共通傳染病之一,絕大部份通過咬傷傳播。沒有接受疫苗免疫的感染者,會出現暴力行為、不可自制的興奮感、恐水症、部分肢體癱瘓、意識混亂或喪失知覺,病毒大量存在於發病者的腦脊液、唾液和體液中,當神經症狀出現後幾乎必定死亡。台灣原本非狂犬病疫區,可是台大團隊 2013 年在鼬獾身上,驗出絕跡 52 年的狂犬病病毒而死灰復燃。

人畜共通傳染病,病原不是僅有病毒而已,也有造成瘧疾的瘧原蟲,它們是單細胞的原生生物,生活史非常複雜;還有 Q 熱鸚鵡熱萊姆病,它們都是細菌造成的傳染病,病原分別是貝納氏立克次體、鸚鵡熱衣原體和伯氏疏螺旋體造成的。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探討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就是為何許多人畜共通傳染病的病毒致病原,都來自蝙蝠。在美國,蝙蝠則是最常見的狂犬病原因。許多其他病毒在不同動物之間傳來傳去,可是源頭往往可以追溯到蝙蝠身上。蝙蝠為何成為重要的病毒儲存宿主?原因現在學界還在探討,《下一場人類大瘟疫》提到幾位好奇的科學家,原本並非蝙蝠免疫專家,可是卻合作探討出一些合理的原因,例如蝙蝠是哺乳動物古老的一支,有群聚的習慣,又能夠飛翔而長途旅行等等,讓蝙蝠成為病毒的良好宿主。

提到人畜共通疾病,另一本好書《共病時代》也非常值得一讀!我們對蝙蝠和其他動物所知的非常有限,這也導致了我們人類在明,人畜共通傳染病在暗,防不勝防。因此,對其他生物的基礎生物學研究,不是種像是集郵的嗜好,或者只能滿足科學家的好奇心而已,對我們的健康和公共衛生甚至政治經濟也是生死悠關的。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中,大衛.逵曼不禁要被問或者問自己,為何要高度關注人畜共通傳染病?他沒有懷疑太多,因為有一個世紀絕症,讓他很肯定關注人畜共通傳染病是很重要的,那就是由 HIV 造成的,俗稱愛滋病(AIDS)的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愛滋病是非常令人聞之色變的,這個不必要詳述了吧?《下一場人類大瘟疫》當然也追蹤了這個上個世紀被視作黑死病的疾病的來源。還好在許許多多科學家的努力之下,愛滋病現在算是有藥可救了。

回到上面提到的 SARS,這個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在中國、香港和台灣都造成了重大的衝擊,不僅許多青壯年病人無預警辭世,還對疲弱的經濟造成打擊,也在社會上產生一定的動盪,那時候在公車或捷運咳兩聲,馬上被白眼,嚴重點的還被怒目而視,只差沒演成全武行。

因為有些病例是從香港傳過來的,香港遊客在台灣備受歧視,連我的華僑口音都能讓人明顯表現出敵意。因為生態的破壞而從其他動物溢出,加上氣候變遷及交通便利,再受到新興傳染疾病應該不是會不會發生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問題而已,不僅是醫界該準備,整個社會遲早都要面對。

一部好電影《全境擴散》(Contagion)也不容錯過,這部鬼才導演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的超寫實作品,描述了人畜共通的傳染病對人類社會的衝擊,全片中不同角色都有血有肉,基本上就是把 SARS 疫情對社會和人性的衝擊演得活靈活現,毫不煽情地說了個好故事,非常適合配合《下一場人類大瘟疫》這本好書一起享用(請參見〈全境擴散的超寫實〉)。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The Sky of Gene

The post 【Gene思書齋】下一場全境擴散的人類大瘟疫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屍速列車》中的「活屍心理學」

$
0
0

下載

聽說《屍速列車》從上映後就場場爆滿,網路上也拿韓國電影與臺灣電影討論了 N 次,因此本文嘗試用不同的觀點來看看這部片!

男主角碩宇由於不斷沉溺在工作中導致與老婆離婚,且為了工作也疏於照顧女兒秀安。秀安還是個孩子,這時期的他極需要照顧者的關心與愛。但如同他在班上表演中斷的情況,那份「愛」也是如此中斷,爸爸碩宇連他的生日都送成重複的禮物,也不知道他喜歡什麼、想要什麼,在他小小的心靈中,得不到最初原生父母的關照,這反而讓他格外成熟,瞭解「愛」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且不只在自己身上,每個人都是。

住在家中的碩宇的母親都看在眼裡,常提醒他、常碎念他要照顧孩子。這讓整個家庭呈現一股壓抑著的哀愁,也使寂寞的秀安更想去釜山找媽媽。碩宇不得已,最後才帶女兒搭上開往釜山的列車。

但這趟單純的旅程,不小心讓一位病變的活屍上車,成為可怕的糾纏打鬥。可是過程中更震撼人心的、關鍵的,卻是活人與活人之間的「恐懼」與「自私」,還有和其相反的「轉化」與「關愛」。

 

 

 

 

——————————爆雷警告:以下涉及劇情,但無噁心圖片 XD——————————

《屍速列車》劇照3

 

 

 

 

 

 

 

 

 

 

——————————再一次爆雷警告:以下涉及劇情,前方高能注意!——————————

電影中有的三個場景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第一、自私的客運營運長容錫為了自身利益,不顧剩下活命的人,硬把車廂的門關起來;第二、男主角在變成活屍前回憶起秀安剛出生時的美好影像;第三、秀安絕望地唱著歌,與孕婦成景一同走向隧道另一頭的光亮。

其各自代表了「陰影掩蓋」、「內在轉化」與「重生契機」的象徵。

「活著的死人」還是「心死的活人」比較可怕?

「我要跟你走,他們不安全……」啦啦隊隊長珍熙瞪大眼睛、惶恐地說。

容錫關起門來,不讓已經穿越重重活屍的生還者進入,因為他害怕自己也被感染,誇大說詞企圖影響群眾意識,最後全部人決定不讓他們進入,這是個極為情緒化的決定,畢竟從群眾驚恐的眼神中透漏的是生死未卜的恐懼。

這種活屍驚恐現象除了對死亡與攻擊的懼怕之外,也許還能以外在文化與內在象徵的層次來理解[1]。

從社會階級與恐怖攻擊日益漸增的全球化現象來看,「反權力宰制」變成當前社會壓迫的回映[2]。容錫作為一位主導性的權威者,他思考的是,若聽從了一位女高中生的話語,則有被重新劃分階級與制度的可能,如此一來自己不再是主宰者,沒人聽從自己的話語時,也許代表不再有人重視自己與自己的生命,因為他自己就是如此,不顧他人死活地往上爬,因此也將這種日常與危急時的內在想像投射在整個車廂之內。

movie_image

容錫作為一位主導性的權威者,他思考的是,若聽從了一位女高中生的話語,則有被重新劃分階級與制度的可能,如此一來自己不再是主宰者。

當容錫毫無人性的先在廁所中將服務員推給活屍送死、讓珍熙被活屍咬到、最後以怨報德的不顧救他的列車長,這些作為比失去意識的「真活屍」還要殘忍。

但事實上,容錫只是作為這個時代「一個活屍」的象徵。

人類學家指出,這現象如同十九世紀「主人-奴隸關係」的瓦解,在白人資方與黑人勞方一種像是神力女巫指使活屍的寓言逐漸破碎後,現代社會資產方對於瀕臨毀滅有著強烈的焦慮與想象[1]。如同容錫所害怕的,是自己不會被拯救,擁有的一切將化為泡沫,一想到這裡,同理心與人性已無法嶄露,陰影遮掩住心靈的整體,連一絲光線也無法逃脫。

轉化陰暗面

即便容錫嘴巴說著想讓多數人活命,但若心理學家榮格也在現場,完全能看出他並不是真的為其他人著想的「英雄」。因為一位英雄所具備的特質,不僅如同電影中能夠保護弱勢,還要能在內心擁有抵抗與統整陰暗面的能力,而容錫只是想著自己活命罷了。

在這由電影與網路取代神話故事的時代裡,與活屍的戰鬥可看作是一場「英雄與邪惡力量較勁的原型」的當代演變[3]。也就是說,從外顯的行為至內在心理歷程,這項英雄與活屍間的奮戰被看做是「自我意識」克服「潛意識陰影」威脅的力量。

碩宇剛開始也如同容錫,自私且狹隘,但他身旁跟隨著的秀安是「孩童」的原型。未經社會污染,保有天真與單純的向善本能,而碩宇還擁有想要保護這份純真不受侵犯的「愛」。「愛」是打從心理治療界佛洛伊德起頭就強調的最重要的能力與生活目標之一,直至今日幾乎各家學派都仍推崇「愛」的本質是關係建立與轉化的基礎。

以「愛」為生活中心時,能放棄以「自我」為中心,這將能克服自我意識達到最高峰後的自戀傾向──開始看見身旁的人事物,不再自私自利,不再被潛意識陰影所佔據。

78923ea4596403391caad7e1a4aff096

片中的主角碩宇在女兒的影響下,開始救人,開始無法棄人於不顧。

因此從出現活屍後,碩宇慢慢被秀安影響,他開始救人,他開始無法棄人於不顧,最後也因為拯救孕婦成景而讓自己的手被咬,甘願付出生命也不願看見另一位拯救了自己與其他人的拳擊手相華的伴侶受害。

這時是一位「英雄」的真正成型,「基於特殊的歷史傳統與文化情結,某些既定價值、信念與觀點就會產生兩極分化。在這種情況下,一種文化個體化的潛能便即將浮現,它將會包括分離與合體的動力[4]。」也就是說,碩宇原本深植心中的功利主義、自我中心即被分離,不再將傳統利益看做自我實現的唯一,進而回歸內心的是,拯救他人的道德意識與想起秀安出生時的喜悅,那才是他真正想要的幸福。此刻,他開啟了遇見內在真實自我的道路,走向個體化。

可惜,我們總是命在旦夕的那刻,才領悟到最該珍惜的、最該擁護的是什麼。

活屍心理學?

如果榮格的「個體化」指的是一個人能夠照見陰影,「為了讓存活的個體完全體現自己,在經驗世界的時空當中變成真實的自己[4]」的正向轉化,那麼活屍也許就是被內在陰影完全征服自我意識、掩蓋自我真實經驗能力的逆向轉化。

人類的心智狀態中,行為就像是軀體在內心繞著意識球面旋轉[5],這描繪了活屍為何是活屍──由於自我意識的消失,繞著中心點旋轉的只剩下生物性、或說病毒性的本能,它操控著一具心靈陷入休眠的空殼,像是電影中看到,一聽到聲音或看到活人就整群狂追猛奔,前仆後繼地想要拉住火車的驚悚畫面。

d17b41ae1180fa13663ab5425532723d

活屍為何是活屍──由於自我意識的消失,繞著中心點旋轉的只剩下生物性、或說病毒性的本能,它操控著一具心靈陷入休眠的空殼。

榮格認為,這種陰暗的元素可能是普遍且歷史性的殘存(畢竟沒有一個文化中不曾有過殘忍的屠殺與掠奪),那麼,有可能每個人意識或潛意識心靈中都有一些邪惡特質[6]。

而如果活屍真為我們內在邪惡的一部份之象徵,也許它就是潛意識陰影的遺跡。如同地府一般,它是保存在地底下的幽魂。如同人類壓抑的陰暗面一般,它是從底層回歸表層的象徵。黑暗的地府世界在文化中包含了正向與負向的元素,活屍則代表後者。Jaffé 指稱為「大自然靈魂的黑暗面」[7],它認為這種潛意識為人類破壞性趨力的表現。

的確,一個人成為活屍後,(至少從電影影集的經驗中)我們看見一個人似乎只剩下最原始的生物性本能,沒有原因能使它重新擁有意識或動機;專攻認知神經科學的精神科醫師 Erik Goodwyn 即說道:「我發現某些精神病患者會與自我疏遠、感覺麻木,或者經常夢到死靈、頭蓋骨、人骨或喪屍。」[8]

不只是精神病患者,這似乎是全人類一種內在心理的外顯行為,以及潛意識欲透過「夢」來讓自身有所覺察的過程。

如同 Goodwyn 書中也從生理學的角度認同榮格的想法,他指出,這些情緒是自古以來累積在潛意識的堆疊,並深深地保存在更深的腦層中,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心靈」。而我們所有人都共享著同樣的生理發展,從情感的神經科學到基本的情緒直覺,這些都是從大腦更深的皮層中出現。這是超越個體差異、較少個人過往經驗的集體情感歷史,包括了害怕、憤怒、慾望、照護等等,而若是這些區塊有所損傷(比如被活屍病毒入侵),我們將變得缺乏活力與煩躁易怒。更重要的是,當進入這種情緒狀態後,我們的憤怒系統(rage-system)會被引發,攻擊他人的念頭也如活屍般呈現狂暴狀態。

A0DG360L9SBMA9JL1245

現實中的活屍?

陰影的原型也可能遍佈在早期受創經驗的心靈中,痛苦與受驚的孩童形成了意識扭曲的元素,造就往後的暴力與仇恨行為。心理學家指出,若一個人陷入自我意識消失的狀態,有可能是一種自體(Self)的防衛機轉[9]。早期受創經驗可能導致孩子最內在的心靈分裂,核心人格被鎖在無法意識到這些受創經驗的房間之內,如此一個人不再需要忍受痛苦的創傷情感。然而,核心自我雖受保護,但也導致無法與人真誠地接觸與連結,因為這種保護總是遠離人際的、具攻擊性的。

由於,最深度的創傷總是來自最親密的他人[10][11],因此這種機轉防衛的、攻擊的就是「他人」。這讓真實自我陷入死氣沉沉、憤世嫉俗與沉溺暴力的保護狀態。

但這種狀態更有可能因為自己與人互動的行為而再次經驗到人際創傷,因為本該保護自我的防衛性攻擊造成更多人際衝突,反而矛盾地使心靈陷入焦慮與痛苦的二度危害。

這時,他真正需要的是一段真誠的、有耐心的人際關係之接觸與建立,才有可能重新「找回」與「經驗」身為自體的存有。

回歸活人的本質

看完電影最後感人的跳車,我第一個想法是,如果我剛好站在那輛火車旁邊,被活屍男主角咬了一口(不要問我怎麼想到的XD)……我腦海中會浮現什麼?

我猜我先是慌張,不曉得該怎麼辦,沒辦法專注眼前的事物,更不會想起過往的瑣事。因為我即將失去意識,即將死去,最後大概會想到還有什麼事情會讓我留戀的。

……許多人總是瀕臨死亡時,才重新想起最初的回憶、最開心的回憶,與孩子的、與伴侶的,也才開始後悔,起初沒多做點什麼,往後不能再多做點什麼。

這是另一種現實中的活屍,如同起初的男主角碩宇。

當我們陷入某種漩渦般的外在誘惑、不顧周遭人事物、甚至將自我價值與某項外在事物畫上等號。起初兩眼發直向前奔跑的我們、最後發現欲求剩下一場空的我們,與活屍雙手向前、不具意義的行走又有什麼兩樣呢?

 

更多作者的文章,歡迎至臉書專頁:標註自由-寫給自己的心理筆記

 

參考資料

  1. Niehaus, I. (2005). Witches and zombies of the South African Lowveld: Discourse, accusations and subjective reality.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11(2), 191-210.
  2. Boddy, J. 1989. Wombs and alien spirits: women, men and the Z r cult in Northern Sudan.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 1994. Spirit possession revisited: beyond instrumentalit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3. Henderson, Joseph L. (1964): Ancient Myths and Modern Man. In C. G. Jung: Man and his Symbols.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4. Stein, M. (2006). The principle of individuation: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onsciousness. Chiron publications. 《英雄之旅:個體化原則概論》。心靈工坊。
  5. Jung, Carl G. (1969):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Psyche. Collected Works vol. 8,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6. Jung, C. G. (1984): Answer to Job: Researches into the 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y and Religion. Psychology Press
  7. Jaffé, Aniela (1964): Symbolism in the visual arts. In C. G. Jung: Man and his Symbols.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8. Goodwyn, Erik. D. (2012): The Neurobiology of the Gods: How Brain Physiology Shapes the Recurrent Imagery of Myth and Dreams. Routledge.
  9. Kalsched, Donald (1996): The Inner World of Trauma – Archetypal Defenses of the Personal Spirit. London: Routledge.
  10. Bennice, J. A., Resick, P. A., Mechanic, M., & Astin, M. (2003). The relative effects of intimate partner physical and sexual violence o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atology. Violence and victims, 18(1), 87-94.
  11. Dutton, D. G. (2000). Traumatic origins of intimate rage.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4(4), 431-447.

The post 《屍速列車》中的「活屍心理學」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Gene思書齋】高科技正在威脅人類的未來?

$
0
0

girl-320262_640

有人發明了人工智慧機器人,然後他就死掉了。

機器人毀滅人類是不少科幻電影的情節,最有名的是《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系列。

可是機器人一定會毀滅人類嗎?科幻小說家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1992)不是在他的機器人相關作品中設定了機器人三大定律(Three Laws of Robotics)嗎?

第一法則:除非違背第零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作為(袖手旁觀)使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法則:除非違背第零或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第三法則:在不違背第零至第二法則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Isaac_Asimov_on_Throne

艾西莫夫與其經典著作——椅背上的太陽和宇宙飛船標誌代表「基地系列」,畫面左側的機器人代表「機器人系列」,右側的圖象代表科普系列。圖&圖說/Rowena Morril, GFDL, wikimedia commons.

當然,不是所有科幻作品都汙名化機器人,我們難道不能想像一個天堂般的國度,大部分人不必勞動,或者可以選擇勞不勞動,讓機器人為我們進行大部分繁瑣無趣的工作,我們人類則遊山玩水、欣賞藝術、培養嗜好、體驗生活、進行哲學思辯等等。

不要嘲笑說這是人類未曾有過的烏托邦,過去希臘雅典就是這樣的城邦,公民不事勞動,可以花費大量時間在藝術、文學、哲學之上,希臘文明留下來的人文和科學遺產,深遠地影響了西方文明而改變了整個世界。希臘公民能夠爽爽過那樣的生活,是因為有大量奴隸從事勞動。現代文明社會當然不可能接受奴隸制度,這是不人道、反人權、人類有過最醜惡的制度之一。可是如果奴隸是機器人而非人類呢?這當然就另當別論了吧?

可是把機器人當奴隸、讓人類養尊處優的天堂式生活,有沒有可能到來呢?

根據馬丁.福特(Martin Ford)《被科技威脅的未來:人類沒有工作的那一天》(Rise of the Robots: Technology and the Threat of a Jobless Future),這已經不是單純的科技問題,而是政治及經濟制度的問題。如果我們的政治和經濟制度無法應因科技的進步而改造,未來恐怕不是全人類都可以爽爽地過生活,而是大部分人陷入沒有工作沒有收入的悲慘困境當中。

81fncUPB6cL290e77851ce54b879e468772faf6f761

馬丁.福特指出,雖然現在許多經濟學家仍然認為這一波自動化的科技浪潮,就像過去的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一樣,雖然消滅了一些工作種類,可是也創造了更多新工作;但經濟學家也開始意識到:過去百年的經驗,近幾十年漸漸不適用了。近幾十年,市值上百億美金的 IT 公司,創造出的工作少之又少,甚至遠少過市值不如他們的傳統企業。

馬丁.福特提到經濟學家泰勒.柯文(Tyler Cowen)的《大停滯:全球經濟陷入漸凍,如何擺脫困局?》(The Great Stagnation),後者提出全球經濟已經來到空氣稀薄的「科技高原」,創造經濟成長讓全民雨露均沾的科學創新愈來愈少。和上世紀初相比,科技當然並非沒有進步,否則智慧手機是怎麼回事?問題是,科技並沒有創造出更多工作機會,甚至還反過來消滅工作。

這其實是市場資本主義內在的一個矛盾。簡單來說,自動化設備能夠降低成本,有助於企業在市場的競爭,於是企業能夠聘僱更少員工,可是工作市場上大量的失業,卻慢慢成為經濟的毒瘤,讓經濟發展停滯,於是消費者就漸漸連自動化生產的產品也買不起,投資自動化設備的企業營業額下滑造成更多的裁員,更多的裁員造成經濟危機,然後就惡性循環下去……

要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想從自由放任的市場資本主義來自我調節,恐怕是請鬼拿藥單。科技造成的衝擊,對右派來說可能連必要之惡都不算,因為他們根本不認為貧富差距的擴大是個惡,他們甚至認為那是個「自然現象」,就像氣候變遷一樣跟人類活動無關。他們認為無論不如何就是不能對富人加稅,認定那是懲罰成功。姑且不論賺錢有沒有運氣的成份,同樣一大筆收入,掌握在富人手上,他們再豪邁揮金如土,流動到市場上的錢仍比在中低階層的少。在這樣自由放任的市場資本主義是主流當道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面對未來的枯景呢?

機器人把人類的工作剝奪,造成大量失業,只有少數企業高層主管和股東老闆短期大量獲益的景象,其狀況之慘烈和恐怖,恐怕完全不輸《魔鬼終結者》之類電影的描述吧。只是科幻電影中機器人把人類爆頭之類的刺激場面,至少死得比較痛快,現實裡機器人造成的大量失業,是把人慢慢折磨到死啊,想想其實更驚心動魄啊。

別以為機器人取代的都是工廠中低技能的繁重工作,例如製作速食、倉儲、物流都已經有機器人介入。人工智慧機器人,加上大數據與雲端運算,許多大量例行的專業工作,包括記者、律師、藥劑師、醫師、分析師、IT 技術人員等等,都有可能被機器人取代,這是現在已經在發生中的事,不是科幻情節。連需要創意的藝術工作,如音樂和繪畫,人工智慧都有可能介入。康乃爾大學甚至研發出能自行找出牛頓運動定律的電腦。機器人取代的工作,已不分藍白領了。

全球矚目的圍棋人機大戰以「阿爾法圍棋」(AlphaGo)4:1 擊敗前世界圍棋第一人李世乭九段告終,讓我的臉書被洗版了好一陣子。對了,決定臉書動態的,也是演算法……電腦已經能聽懂人話而參加鬥智遊戲,接下來的問題恐怕不再是電腦還能做什麼,而是電腦還有什麼不能做的。

如果照《被科技威脅的未來》的論述一路悲觀下去,人類可能不會被機器人屠殺,只是很多人會從此終生失業。到時經濟被自動化摧毀時,人工可能比自動化便宜,然後人類又重新回到職場去幹那些繁瑣無趣的工作嗎?這在歷史上就曾發生過,日本人口過去曾一度成長到比用獸力和器械划算,造成科技倒退的狀況。這樣的歷史會重演嗎?

馬丁.福特並非一味威脅而沒有提出解方。他提出一些方案,例如不管有沒有工作,每個人都年領一萬美元的基本收入。馬丁.福特也指出,保證一萬美元年收入,是為了人類最起碼的尊嚴生活,那也是一些保守派經濟學家能夠接受的,如經濟學大師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 1899-1992)也提出過類似主張。

當然,鐵定會有人跳出來,說不工作憑什麼拿錢?或者說,這會降低工作的動機。可是工作的動機真的只是為了錢?拜託,讀這篇文章,我有給任何讀者錢嗎?玩臉書讓他們收集大數據,臉書給了使用者多少錢?很多人私下種花草、畫畫寫書法、做木工織衣服、到慈善機構做志工……他們拿了多少錢?

人類從事工作和活動的動機很複雜,在富裕的社會,很多時候並非都是為了錢。另外,別忘了,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許多充實文明生活的藝術、文學、哲學,是由一群不事生產的貴族做出的,他們畫畫、寫詩、思索出來的成果,當時可是一分錢也賣不到,甚至還要自掏腰包。所以,即使沒有金錢做誘因,也不見得會破壞人類的創造力。所以不工作就能拿錢,不見得會造成社會的墮落。富人也不需要抗議,否則到了社會上有接近一半人口失業而社會崩壞,他們銀行帳戶裡的錢就變成過去曾有過的數字而已。

未來這些挑戰,現在已經不再科幻,而很可能很快成為現實,我們的社會真的需要清楚知道,科技的進步不該就是為了全人類的福祉嗎?我們為何不能用科技望塑造一個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呢?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The Sky of Gene

The post 【Gene思書齋】高科技正在威脅人類的未來?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18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