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蕭昀
- 文字編輯/翁郁涵
來自緬甸克欽邦的琥珀 (9900 萬年前,晚白堊世,森諾曼階),因保存了大量完好的古代昆蟲遺骸,成為古昆蟲學者所專注的焦點。而不久前,我和澳洲國立昆蟲標本館 Adam Ślipiński 博士、廣州中山大學俞雅麗博士、鄧從雙博士和龐虹教授也在一塊特別的緬甸琥珀中,有了新發現──史前偽蕈甲新物種「白堊異特偽蕈甲」(Allostrophus cretaceus)。
史前嬌客的身世
蕈甲蟲是一群以蕈類為食的甲蟲,不論是在海邊還是森林裡,只要依循著朽木上的蕈類蹤跡,要找到這群菇菇甲蟲並不難。其中,有種在擬步行蟲總科底下,被稱為偽蕈甲 (蟲) 的「偽蕈甲科(Tetratomidae)」家族,牠們體型屬中小型且多為不起眼的棕暗色系,以多孔菌類的子實體為食,全球約有 150 個現生種,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這隻在琥珀裡發現的白堊異特偽蕈甲,就屬於偽蕈甲科下五個亞科之一的「優偽蕈甲亞科(Eustrophinae)」,如今還有 87 現生種生活在在東方區、全北區和熱帶非洲。不過,偽蕈甲的化石紀錄相當稀少[2],所以這次的發現對蕈甲蟲研究而言,是個重要且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呢!
這個物種是目前發現的第三例緬甸琥珀偽蕈甲物種,同時也是優偽蕈甲亞科在中生代化石紀錄中的第四筆記錄。我們之所以將牠命名為白堊異特偽蕈甲 Allostrophus cretaceus(Hsiao, Ślipiński, Yu, Deng & Pang, 2018);給了牠 Allo- (異特)的屬名字首,意指本屬物種在形態上相當特別,尤其是在觸角的部分,種小名 cretaceus 則以白堊紀為名,意即其為生存于白堊紀的物種。
現在,這塊琥珀化石典藏於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生物演化與環境變遷重點實驗室,繼續等待科學家們從它身上挖出更多故事!
新面孔帶來的新資訊:推測菇菇甲蟲與菇菇們的史前樣貌
這次除了增進了對史前偽蕈甲的認識,發現一個新的化石物種支系,也讓我們對於偽蕈甲科形態和演化進行了以下推論:
一、找到優偽蕈甲亞科的起源
化石證據是佐證某一生物類群的起源年代的最佳實體證據。此前發現的白堊新偽蕈甲屬和奇異偽蕈甲屬,外形上雖然已經相當接近現生優偽蕈甲亞科,仍有著與現生優偽蕈甲截然不同的絲狀觸角型態。
不過,本次發現異特偽蕈甲雖然一樣擁有比例較長的觸角,卻呈現棍棒狀,與現生的優偽蕈甲亞科物種更加相似,驗證了本亞科確實已在白堊紀中期出現。
二、此類群的觸角形態如何演化
比較化石和現生生物類群的形態特徵,有助於我們了解這些特徵構造的演化狀況,從古今偽蕈甲的形態檢視和比較可得知,現生所有的優偽蕈甲亞科成員,觸角皆相對較短,觸角小節 3-7 節短而膨大,形狀上具有相當的一致性。
我們本次發現的的異特偽蕈甲也是接近這個形狀,但是,同為緬甸琥珀生物群的始祖白堊新偽蕈甲和白堊奇異偽蕈甲的觸角卻呈細長絲狀,觸角小節細長而明顯節長長於節寬,而已知最古老的偽蕈甲化石──早白堊紀法國的 Synchrotronia idinineteena ,觸角小節 4-6 節反而呈三角形,這說明了什麼呢?
這表示了在演化初期,優偽蕈甲亞科成員的觸角形式可能較現今更多樣化,擁有著各式不同的觸角形狀,然而在之後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才漸漸成為現今的形貌。
三、食菌性甲蟲功能群與蕈類的多樣性演化
生物類群的多樣性往往會藉由拓殖(及開始利用新資源)到新的食物資源而呈爆炸性成長,也就是說,若我們在化石紀錄中發現到某個特定取食功能群的物種本身很豐富,就可以反過來合理的推測在其生存年代時,牠們所取食的食物資源也可能已經具有相當的多樣性。
由於我們目前發現的化石偽蕈甲跟現生的類群外形相當相似,這暗示著牠們可能也有著相似的食真菌習性。除了偽蕈甲外,白堊紀時期也有不少種類的食菌性隱翅蟲(沒錯,也有取食真菌的隱翅蟲) ,牠們的例子即可以作為這個推論的互見。
從這些發現可知此時期的食真菌性甲蟲多樣性已經相當高,而這個時間恰與菇蕈類主要類群的多樣性增加時間吻合,這就說明了食菌性甲蟲群的多樣化很可能肇因於其食物資源的豐富化。曾有研究根據緬珀生物群豐富的蕈類物種和多樣的食菌性隱翅蟲,提出傘菌綱在白堊紀中期已相當多樣的假說[2],而緬珀生物群的一系列發現也支持了這個假設,為其增添又一例證。
- 本文由澳洲國立大學生物學研究院博士生蕭昀撰寫,響應 PanSci 「自己的研究自己寫」,以增進眾人對基礎科學研究的了解。
- 原始論文連結:Hsiao, Y., Ślipiński, A., Yu, Y., Deng, C., Pang, H. 2018. Allostrophus cretaceus gen. et sp. nov.: A new polypore fungus beetle (Coleoptera, Tetratomidae) from the Cretaceous Myanmar amber. Cretaceous Research (In press). Published Online: 21 August 2018.
- 除了這塊發現菇菇甲蟲的琥珀,還有很多有趣的研究喔!
延伸閱讀:〈陳睿刺足大花蚤:9900 萬年前的瞬間,成了永恆的燦爛〉、〈羅塞塔始源小菊虎:9900萬年前失足,從此凝結在時間中〉
註解
- [1]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偽蕈甲化石紀錄是來自早白堊紀法國琥珀中的 Synchrotronia idinineteena Soriano & Pollock, 2014。而緬珀生物群的偽蕈甲則有兩例,分別為:始祖白堊新偽蕈甲 Cretosynstrophus archaicus Cai, Hsiao & Huang, 2016 和白堊奇異偽蕈甲 Thescelostrophus cretaceus Yu, Hsiao, Ślipiński, Jin, Ren & Pang, 2016。
- [2] Cai, C., Leschen, R.A.B., Hibbett, D.S., Xia, F., Huang, D., 2017. Mycophagous rove beetles highlight diverse mushrooms in the Cretaceous.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14894.
The post 一點都不「遜」!來自9900萬年前的菇菇甲蟲「偽蕈甲」所帶來的演化啟示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